字词 | 小米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小米辣 【概况】: 基源 为茄科辣椒属植物辣椒的果实。 辣椒属植物全世界约20种;中国栽培和野生2种。本种有几十个变种,最常见的变种有指天椒var.conoides(Will.)Bailey.。簇生椒var.fasciculatum(Sturt.)Bailey.。 灯笼椒var.grossum(L.)Bailey. 原植物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C.annuum L.),又名辣子,牛角椒,红海椒(《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 灌木,温带地区栽培成一年生草本,高50~80cm。单叶互生,叶柄长1~4cm。 叶片卵状披针形,4~10cm,宽2~5cm,叶端渐尖,叶基楔形,略下延至叶柄,全缘或浅波状,两表面光滑无毛。花单生或2~3朵簇生于叶腋;花梗下垂;花萼杯状,5~7浅裂;花冠辐状,白色,5~7裂;雄蕊5枚,花药蓝色;子房2室,隔膜常不及顶部。浆果俯垂,长指状或长圆锥形,顶端尖微弯,少汁液,果皮和胎座间有空腔,熟后红色,有多数黄色肾形扁平种子。 几全年开花结果。 生境与分布 中国和世界各地栽培。广东、云南热带地区间有野生。 。【化学】:含辣椒碱(Capsaicin)[1]、二氢辣椒碱(Dihydrocapsaicin)、降二氢辣椒碱(Nordihydrocapsaicin)、高辣椒碱(Homocapsaicin)[1~3]、壬酰香荚兰胺(Nonyl vanillylamide)、辛酰香荚兰胺(Decoyl vanillylamide)[2,3];色素:隐黄素(Cryptoxanthin)[4]、辣椒红素(Capsanthin)、辣椒玉红素(Capsorubin)、胡萝卜素(Carotene);还含维生素C、柠檬酸、酒石酸和苹果酸等[5]。 种子含龙葵碱(Solanine)、龙葵胺(Solanidine)等生物碱[6]。此外,有多种成分的挥发油[7]。 参考文献 [1]J Chem Soc 1968;(4)∶442 [2]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570 [3]CA 1982:96∶65664w [4]CA 1951;45∶1302 [5]日本药局方.第6版.广川书店.1955∶661 [6]CA 1966;65∶3665h [7]CA 1982;96∶50912b 。【药性】: 性味 辛,热。 ❶ 《群芳谱》:“味甚辣。” 归经 《纲目拾遗》:“入心、脾二经。” 功效 温中,散寒,开胃,消食。 主治 寒滞腹痛,呕吐,泻痢,冻疮,疥癣。 ❶ 姚可成《食物本草》:“消宿食,解结气,开胃口,辟邪恶,杀腥气诸毒。”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9~1.5g。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及患咳嗽、目疾者忌服。 《药性考》:“多食眩旋,动炎故也。久食发痔,令人齿痛咽肿。”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藏医药选编》:“治大腿僵直病:小米椒、香附、胡椒、荜茇、干姜、安息香、诃子、毛诃子、余甘子、信筒子各等份,共研细末,作散剂内服。” 单方应用 ❶ 《医宗汇编》:“治痢疾水泻:辣茄1个。为丸,清晨热豆腐皮裹,吞下。 ” ” 外用敷患处,每日1次。溃破者用干粉,未溃破者用药膏。” 或嚼烂敷伤口,亦消肿定痛。” ” 食疗 ❶ 《岭南采药录》:“治肾囊肿胀:辣椒头、猪精肉煎汤服。” 赵学敏《纲目拾遗》:“辣茄性热而散。亦能祛水湿。有小童暑月食冷水,卧阴地,至秋疟发,百药罔效,延至初冬,偶食辣酱,颇适口,每食需此,又用以煎粥食,未几,疟自愈。良由胸隔积水,变为冷痰,得卒以散之,故如汤沃雪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