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国寡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国寡民

《老子》八十章:“小国寡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老子理想社会的蓝图。这种社会已进入文明时代,国小人少,以农业为主,封闭自给,安乐祥和,有高效率的器具,有舟车、甲兵和文字,不过为守纯朴,知其文明而弃之不用。

老子认为“智慧出,有大伪”,“民多智慧则巧伪生”,所以要“绝圣弃智”。“什伯之器”可算是应弃之“智”的产物,应弃而不用,因为“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舟车、文字也属这一类。

老子反对战争因而也厌恶武器,“兵者不祥之器”,“以兵强则灭”,故甲兵也在抛弃之列。主张“小国寡民”是反对当时君王们为广土众民而进行无休止的战争,同时也与老子认为大国难治有关。

对智巧器物的摒弃,则是出于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什伯之器”的制作破坏了自然物的本性,它们的出现和使用造成了争与战。为了保持“朴”,必须弃绝“智”。

没有工艺技术的进步发展,就不可能有较高的社会生产力,即使人再少,生活资料也不会丰富,“甘”“美”之说也只能是自欺自慰而已。总之,向往社会淳朴安宁富足是美好的理想,反对技术进步则必然导致社会的停滞甚至倒退。在这个理想的蓝图中,没有涉及统治者。但统观《老子》五千言,从来没有否定天子、王侯存在的合理性,只是认为“太上,不知有之”。

这“小国寡民”的国度自然可称“太上”之世,纵有天子、王侯,因其实行无为而治,从不强作妄为,不扰民害民,一切顺其自然,民众浑然不觉其存在,故“不知有之”。可见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也是其“无为”这一社会政治理论的体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