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
军官名。 始于战国,历代沿置。历代的将军名号极多,职责亦各不相同。 ❶ 常置者,为某一部队或某一地区的军政长官。《后汉书·百官一》引《汉仪》:“车骑、卫将军,左、右、前、后,皆金紫,位次上卿。典京师兵卫、四夷屯警”。北魏、北周设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以统府兵。隋唐十二卫的长官亦为大将军和将军。参见“府兵制”、“十二卫”。 唐代的龙武、神武、神策等禁军,在大将军之下,亦各置将军,属诸军的主要将领。参见“龙武军”、“神武军”、“神策军”等。清代的驻防八旗,亦各置将军,如黑龙江将军、西安将军等,为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 ❷ 不常置者,为临时统兵者的加衔,掌统兵征战,事后即废。 《东汉会要·职官一》:“前、后、左、右,杂号将军众多,皆主征战,事讫皆罢”。又如清代的扬威将军、靖逆将军等,亦属此类。 ❸ 魏晋南北朝时,常为地方官的加号,一般是州刺史加将军号,掌一州军政,权力很大。不加将军号者,时称“单车刺史”。 ❹ 清代的宗室爵号之一,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