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神
❶ 也作“社神”。 傣语称为“披曼”或“丢拉曼”。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原始崇拜中所信仰的村社保护神,往往是本地最早的建寨者或该村社古代的杰出人物,但也有一小部分别的村社的敌对成员,因此,有善恶之分。 其善者能保护全村,而恶者则会危害村社利益,因此,都要祭祀。 祭祀通常在插秧前和秋收后举行,傣语叫“灵披曼”,直译为“养寨鬼”,是一项全村性的集体活动。 届时用树枝、竹排等物封闭各路口,关闭寨门,隔绝与其它村社的往来。由村社头人召集全村社成员参加,备办各种供品,仪式较为隆重。 每个村寨供奉的寨神一般为一个,但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祭时须先祭其中的主神。新加入或即将迁出的村社成员,也须以鸡、酒、蜡条进行祭祀,以求得社神的同意和保护。 男女结婚时要用彩礼的一部分作为祭祀寨神的供品。寨神作为村社共同体的象征,是与当地社会残留之农村公社组织相适应的。 解放后其影响逐渐减弱或消失。 ❷ 羌族民间信仰之一。 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寨神,一般以白石作为象征,立于树木旁或岩石边。羌人每逢许愿、还愿及其它重大节日时,均要请巫师作法事、唱经诗,祭拜本村和附近各寨的寨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