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宋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宋钘 【生卒】:约前385—前304 【介绍】: 又称宋径、宋荣、宋子。 与尹文齐名。战国时期学者、宋尹学派代表人物。曾游齐国稷下学宫。 主张“上功用”、“大俭约”、“僈差等”(见《荀子·非十二子》,及“禁攻寝兵,救世之战”(见《庄子·天下篇》),与墨子所主张的节用及非攻思想相一致。 荀子把宋钘与墨翟相提并论。宋钘的形名思想以“别囿”为重,认为认识事物首先应消除主观偏见,“接万物以别宥为始。 ”(《庄子·天下篇》)主张“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固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管子·心术上》),“物至而名自治之。正名自治,奇名自废,正名法备,则圣人无事”(《管子·白心》)。具有老子“名无名,事无事”的倾向,《荀子》于《正论》及《非十二子》等篇中,对宋钘的思想从不同方面有记载和评述。 他信奉的学说宗旨是:“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庄子·天下》)不为世俗所累,不用外物矫饰,不苛求于人,不违逆众情。主张“情欲寡浅”(同上),认为人的情欲越少越好,但世人却都欲望充盈,是一种过分行为。 看到节制欲望的必要,但又有禁欲主义倾向。在认识论上,“接万物以别宥为始”(同上),强调去掉隔蔽,以便认识事物的真实面目。在处世态度上,“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庄子·逍遥游》)他对世俗的声誉不汲汲追求,认定内我和外物的分际,辨别光荣和耻辱的界限,不受社会舆论的左右,和道家比较接近。《汉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宋子》十八篇,今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