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赤字财政政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赤字财政政策

赤字财政政策chizi caizheng zhengce

垄断资产阶级国家采取的使财政支出大于收入,造成巨额财政赤字的膨胀性财政政策。旨在借此增加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方面是经济危机造成税源萎缩,财政收入锐减;另一方面是政治经济矛盾的激化,使国家为实行反危机措施和强化资产阶级暴力机构,特别是扩军备战,造成财政支出剧增。尤其是奉行凯恩斯主义赤字财政政策的国家,为了刺激社会有效需求,扩大政府开支,在国家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额的赤字。这种赤字是靠借债、增税和财政性发行来弥补的,实际上是通过财政分配将经济危机转嫁给广大群众。这些政策虽然在战后50~60年代对刺激经济增长、缓和经济危机、减少失业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政策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长期实行这种政策,必然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破坏经济的发展。本世纪70年代以来,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生的“滞胀”,与实行这种政策有关。这种政策的实质,是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产阶级的再分配。

☚ 凯恩斯主义   微观经济学 ☛

赤字财政政策Deficit Financing Policy

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倡导的一种由政府采用的支出超过其收入的财政政策。他们认为财政收支不必拘泥于年度预算平衡目标,而应服从于维持经济稳定,尤其是维持充分就业的需要。萧条时期,政府必须减少税收,或增加支出,以克服萧条或消灭失业,因此,这一时期出现赤字是必要的。财政赤字的弥补主要是靠政府发行公债。

赤字财政政策Deficit Financing Policy

西方财政政策理论之一。凯恩斯主义者所主张。认为国家预算收支不必年年保持平衡,应扩大国家支出来刺激需求,促进就业和消灭危机。断言因此而发生的财政赤字不足为害,反而有利。

赤字财政政策

政府通过扩大财政赤字以扩大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参见“扩张性财政政策”。

赤字财政政策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一种政策主张。根据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目标,政府的财政收支应当服从于维持经济稳定和充分就业的需要。而为克服萧条,就不能拘泥于财政预算收支平衡这一传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萧条时的财政赤字是必要的,并且为弥补赤字而发行公债也被认为有利无弊。其主要理由为: 公债的债权人是公众,债务人是政府。公众是政府的纳税人,政府是公众的代表,因此他们的根本利益一致,等于自己欠自己的债,没什么关系; 只要政府不跨台,政府公债的增加不会给债权人带来什么危险,政府的债务可以一届一届传下去,公众的债权也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不会发生信用危机; 政府债务总额与国民收入总保持一定比例,经济繁荣时,债务会减少; 经济萧条时,债务会增大。公债发行是为了克服萧条,克服了萧条,公债发行也就中止了,经济好转可使国民收入增加,从而偿还公债。这些就是所谓:“公债哲学”。政府发行公债是为医治萧条,因此不得直接卖给居民户、厂商和商业银行。因为居民户和厂商购买公债,会减少他们本来准备用于购买投资品和消费品的支出,从而不能达到政府刺激总需求的目的; 商业银行本身资金有限,若买公债则会减少他们的放款,同样达不到政府目的;只能把公债卖给中央银行,即政府用公债券作为存款向中央银行换取支票簿,政府可把支票当作货币使用,扩大财政支出,直接增加总需求。这种办法被认为简便易行。

赤字财政政策

compensatory fiscal polic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