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杂剧
宋代的小型戏剧。 宋以前的所谓杂剧,是对一般戏剧的泛称;元以后的杂剧则系专指北曲。这种新兴于宋代的小型戏剧,在宋称之为杂剧,金元称之为院本。元陶宗仪《辍耕录》:“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国朝院本杂剧,始釐而二之。 ”它俩都是唐参军戏和其它歌舞杂戏的进一步发展,但宋杂剧于南渡后受地方歌谣的影响,变成南曲;金院本却演变为北曲。此后南北曲的界限分明,明代以后始渐合流。 宋杂剧又称官本杂剧,这是因为它常承应于宫廷的缘故。它的剧本虽无一存,但《武林旧事》卷十载有宋官本杂剧的段数共二百八十本,经王国维的考证,知其用大曲者百有三本,法曲四本,诸宫调二本,普通词调三十本,金元曲调者九本。宋杂剧结构和金院本同为艳段、正杂剧(二段)、杂扮四段。 其角色由末泥、引戏、副末、副净四人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