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团结
社会政治局势稳定,党内和人民内部团结一致。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的保证。1974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八年动乱,整个社会没有正常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政局混乱,国民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各项事业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盼望政局安定,举国团结。 但是,“四人帮”乘“批林批孔”之机,继续乱党乱军,矛头指向周恩来,企图夺取最高权力。毛泽东发现并批评了他们的做法,指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要安定团结”。 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以毛泽东关于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安定团结的“三项指示为纲”,开始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由于毛泽东不能容忍,他又被批评撤职。 粉碎“四人帮”以后,1978年11月,陈云重新提出:“是否能安定团结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关心的事”(《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决不允许损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同上第5页)。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政局稳定、社会安宁、人民团结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真正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