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孤子唫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孤子唫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 【集校】: 洪兴祖:孤子唫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 校语:抆,一作收。唫,古吟字,歎也。抆,音吻,拭也。 朱熹:孤子唫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 校语:唫,古吟字。抆,音吻,一作收。 黄省曾:孤子唫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 明繙宋本:同朱本。 校语同洪本。 朱多煃:同洪本。 汪瑗:孤子吟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 毛晋:同汪本。 庄允益:同黄本。 刘师培:《文选》魏文帝《与吴质书》注、慧琳《音义》四并引唫作吟。《音义》六十一同,又引泪作泣。 姜亮夫:唫,《御览》四又六一同引作吟,《文选》魏文帝《与吴质书》注引同。 寅按:唫、吟古今字也。抆,洪、朱同音吻,同引一本作收。 寅按:字形之 王逸:自哀茕独,心悲愁也。 远离父母,无依归也。屈原伤己无安乐之志,而有孤放之辠也。 朱熹:还,叶胡昆反。幼而无父曰孤。 放,弃逐也。 林兆珂:孤子悲泪,放子无依,原葢以自况也。 汪瑗:吟,呻吟也,哀痛之声。吟而抆泪,自伤茕独,无所依归也。 《记》曰:“子放妇出,而不表礼焉。”出而不还,摈絶之深,不复收録也。 陆时雍:秋气愈高,孤衷愈凛。 王夫之:唫,渠饮反,口急不能言也。 林云铭:唫,歎也。在家父母死,则思而哀。放逐之子居外,父母死未得闻,则不思而不哀。 蒋骥:抆,(音)问。 孤子、放子,皆原自谓。所以然者,秦关不返,孤臣有故主之悲;南土投荒,放子无还家之日。 胡文英:臣子一例,君忍视臣之抆泪不还乎?孤子、放子,如尹伯奇之且吟且哭,履霜以死也。 陈本礼:还,叶魂。 二语证此言之不可聊也。 文怀沙:孤子,孤儿。放子,弃儿。出而不还,出去了没有回家的希望。 (《屈原集》注) 黄孝纡:放子,被驱逐的孤儿。 姜亮夫:孤子,屈子自哀茕独也。 放子,见逐于君,被放之子,远离父母者也。 马茂元:抆,揩也。 苏雪林:放子,放逐之臣。“出而不还”者,一谪之后,永无还朝之期。 杨胤宗:呜呼!孤臣放逐,抆泪行吟,其继彭咸之志决矣。 吴孟复:孤子,《管子》:“生而无父母,谓之孤子。”旧注以孤子与放子皆爲屈原自谓,重复无谓,屈原似不会如此。此孤子当指顷襄,父在异国,与无父同。 放子,当指怀王。《广雅·释注》:“放,去也。”《淮南·兵略·注》:“放,寄也。”怀王离去楚国,寄身于秦,故称爲“放子”。且楚本“子”爵,称“子”亦无不宜。 陈子展:宋玉《笛赋》:歌《伐檀》,号《孤子》。注:《孤子》亦歌曲,盖伯奇申生之伦,遭谗放逐,见之吟咏者。 蒋天枢:孤子,死王事者之子。 《周礼·天官冢宰·外饔》:“邦飨耆老孤子,则掌其割亨之事。”郑注:“孤子者,死王事者之子也。”又《周礼·地官司徒·司门》:“以其财养死政者之老与其孤。”郑注:“死政之老,死国事者之父母也。孤,其子。”《左传》昭公二十七年:“陈成子属孤子,三日朝。”杜注:“死事者之子。”由此具见春秋战国间,“孤子”非通常泛称,意者屈子之父若祖,爲殉国而死者欤?唫,同吟,口闭抽咽貌。放子,谓己爲放逐之臣。 见逐后竟无赐环之诏,致己今日不得生还。 王泗原:唫是吟的借字,读与吟同,鱼金切(侵韵)。放子,流浪之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