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太宰春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太宰春台 【生卒】:1680—1747年 【介绍】: 日本江户中期的儒者、古文辞派学者。 名纯,字德夫,号春台。信浓人。最初仕于但马的出石藩主松平忠德,专攻朱子学。 但得知荻生徂徕之学后即入其门,成为高足弟子。他优于经学,兼通天文、历算、音韵、医学、文学、国典、和歌,进而留心经济。 他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思想方面是比徂徕更加提倡功利主义。他认为仁在事功。他说:“夫仁在安民,其德是以安民,则可以为仁,尚何暇问其果无私心乎”,从而反对了宋儒的以心制心的心性学说。 他主张:“圣人之教,自外而入之术也,行身守先王之礼,处事用先王之义,外面具有君子之容仪者为君子。不问其人之内心如何。 ”可见,他也特别强调“以礼治心”,即重视效果、外因和制度在伦理道德方面的作用。他尖锐地批判了所谓赤德义士之举,认为是违背士道之礼即制度的。 他的哲学思想和徂徕基本相同,既有认为“天地一大活物”的唯心主义思想,也有关于人的产生、社会国家起源的较合理说明。 他的主要著作有:《圣学问答》、《辨道书》、《六经略说》、《经济录》、《紫芝园稿》等,发挥了徂徕学的根本思想,并著《论语古训》十卷,补徂徕学之缺,所谓佐先师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