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蛇含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蛇含石 中药名。 出《本草纲目》。别名:蛇黄。为氧化物褐铁矿的结核。 采得后除去泥土杂质。呈卵圆形或不规则的长圆形,大小不一,直径0.7~3厘米。黄棕色或深棕色,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外被一层粉状物,手染之呈黄棕色。质坚硬,较难砸碎,断面黄白色,有金属光泽,与自然铜极相似,有的断面中央呈黄白色,有金属光泽(黄铁矿),边缘呈暗棕色或深黄棕色,最外层则为黄棕色,粉质(褐铁矿)。气微,味淡。 以铁黄色、形圆,体质坚重者为佳。产浙江、广东等地。洗净泥土,砸成小块。味甘,性寒。 入手、足厥阴血分。安神镇惊,止血定痛。治心悸惊痫,肠风血痢,心痛,骨节酸痛。《唐本草》:“主心痛疰忤,石淋,难产,小儿惊痫。”《本草纲目》:“磨汁涂肿毒。”内服:煎汤,6~9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每服不计时候,以暖酒下15丸,3~5日后当吐出恶痰涎(《太平圣惠方》)。为含水的三氧化二铁。 质多不纯,含水量无一定,又常夹有砂、粘土、锰、磷、钙、矾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