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香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天香炉

【概况】:

异名 大香炉(《生草药性备要》),天吊香(《岭南采药录》),仰天盅(《陆川本草》),葫芦草(《闽东本草》)。

基源 为野牡丹科金锦香属植物金锦香的带根全草或根。金锦香属全世界约100种;中国有12种、2变种,数种可作药用。

原植物 金锦香Osbeckia chinensis L.,又名杯子草(湖南)。张天缸(江西),金香炉(广西)。

历史 天香炉之名始见于《生草药性备要》,以后的地方本草时有收载。

形态 直立草本或亚灌木,高10~60cm,茎四棱形,有糙伏毛。

叶对生,坚纸质,条形至披针形,长2~4cm,宽3~7(~15)mm,全缘,两面生糙伏毛,基出主脉3~5,有短叶柄。花两性,头状花序顶生,有花2~10朵,基部有叶状总苞片2~6枚;苞片卵形;萼筒长5~6mm,无毛,通常带红色,裂片4,有睫毛,在裂片基部之间有4蜘蛛状附属物;花瓣4,淡紫红色或粉红色,倒卵形,长约1cm;雄蕊8,等大,常偏于一侧,花丝分离内弯,花药顶端单孔开裂,有长喙;子房下位,顶端有刚毛16条,4室。蒴果卵状球形,紫红色,4纵裂;宿存萼坛状,长约6mm。种子多数,马蹄形弯曲。花期7~9月,果期9~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1001页,图373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100m以下的荒山草坡,路旁、田边或疏林下,分布于广西以东、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从越南至澳大利亚、日本均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药材产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川等地。

鉴别 根细长圆柱形,直径2~3mm,灰褐色,质硬而脆。基四棱状,黄绿色或紫褐色,质脆易断,髓部中空。

叶对生,黄绿色,线形或线状矩圆形至披针形,纸质而厚,甚脆,茎叶皆有棕色粗毛。

头状花序皱缩成球状,横径约1~1.5cm,萼黄棕色,花瓣破碎不整,紫红色。蒴果,花柱宿存,宿萼杯状,秃净,棕黄色或带紫红色。

贮藏 晒干用者置干燥处。

【化学】:

含多种抗氧化活性黄酮类成分:山柰酚、槲皮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1→6)-β-D-葡萄糖甙、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1]。 还含有抗氧化鞣质类成分:没食子酸(Gallic acid)及其甲基酯、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金锦香酸(Osbeckic acid)等化合物[2~5]

参考文献 [1]CA 1988;108∶19244c [2]CA 1988;108∶93270z [3]CA 1988;109∶R156012k [4]CA 1989;111∶201599m [5]Phytochemistry 1988;27(5)∶1315

【药性】:

性味 辛,平。

❶ 《生草药性备要》:“淡、辛,温。”
❷ 《岭南采药录》:“微辛,平。”
❸ 《南宁市药物志》:“甘、微涩,平。”
❹ 《泉州本草》:“辛、酸而涩,温。”

归经 肺、大肠、肝经。 ❶ 《广西中药志》:“入肺、脾、大肠三经。”
❷ 《泉州本草》:“入心、肝、肺、胃诸经。”

功效 祛风化湿,止血消瘀,止痛。

主治 咳嗽,哮喘,痢疾,泄泻,吐血,咯血,便血,闭经,疳积,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疮疡蛇毒。 ❶ 《生草药性备要》:“治痢去痰,牙痛煲水含;通经捶汁开酒服。”
❷ 《岭南采药录》:“止痛,去蛇毒,理疮疡。”
❸ 《陆川本草》:“去腐止血。治口腔炎,小儿头上热气疮,咳血。”
❹ 《南宁市药物志》:“治内外出血,疳积,牙疳,牙痛,咳嗽。”
❺ 《广西中药志》:“治红白痢疾,热泻。”
❻ 《四川中药志》:“治风湿骨痛,小儿百日咳,蜂窝疮。”
❼ 《泉州本草》:“主跌打损伤,妇人经闭,产后瘀血作痛,亦治胸胃气痛,白浊。”
❽ 《岭南草药志》:“化湿消滞,解热镇痛。”
❾ 《闽东本草》:“治脱肛便血。”
❿ 《中草药学》:“急性细菌性痢疾,肠炎,阑尾炎,肺结核吐血,肺脓肿,小儿支气管哮喘,月经不调,齿槽脓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捣汁、浸酒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煎水洗或漱口。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卷柏、天门冬、大蓟,治肺结核吐血。

❷ 配狗舌草,治肺脓疡。
❸ 配白术、红枣,治阿米巴肝脓疡和阿米巴痢疾。

方选和验方 《中药大辞典》:“治阿米巴肝脓肿和阿米巴痢疾:天香炉30g,白术(生)15g,红枣5枚。水煎2次分服,每日1剂,以愈为度。”

单方应用 ❶ 《湖南药物志》:“治赤白痢,泄泻:金石榴(天香炉)全草15~30g,水煎服。”
❷ 《泉州本草》:“治吐血:鲜金锦香30g,当归6g。水煎服。”
❸ 《闽东本草》:“治便血、下痢:金锦香、木槿花,炖服;一方以金锦香30g,冰糖15g,开水适量冲炖服。”
❹ 《闽东本草》:“治脱肛:金锦香6~15g,水煎服。”
❺ 《福建中草药》:“治月经不调:金锦香干根30~60g,益母草9g。水煎调酒、糖服。”
❻ 《泉州本草》:“治跌打损伤:鲜金锦香30g,捣绞汁泡温酒服。”
❼ 《福建中草药》:“治久伤胸闷痛:金锦香全草15~30g,酒水煎服。”
❽ 《湖南药物志》:“治风寒咳嗽:金锦香15g,水煎服。”

食疗 ❶ 《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天香炉,山地粘等份为末,每服1.5g,蒸瘦猪肉内服。”
❷ 《四川中药志》:“治风火牙痛;蜂窝草(天香炉)炖瘦猪肉内服。
❸ 福建中医药 1966;(1):“治支气管哮喘:金石榴草(包括花、茎、叶、根)干品60g,切碎,瘦猪肉200g。加水炖服,每日2次,饭后服,小儿减半。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