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蓬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蓬草 【名称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概况】: 异名 雀舌草(《救荒野谱》),雪里花(《纲目拾遗》)。 基源 为石竹科繁缕属植物雀舌草的全草。繁缕属全世界100种以上;中国约50种,其中数种民间药用。 原植物 雀舌草Stellaria alsine Grimm.(Stellaria uliginosa Murr.),又名滨繁缕(《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历史 天蓬草之名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名下二图,其中图二载文:“……附茎,对叶,梢开小白花如菊,根细短。”考其文图均指本种。 形态 越年生草本,高15~30cm。 茎纤细,丛生,下部平铺地面,上部有多数疏散分枝,无毛。叶对生,无柄,叶片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20mm,宽2~3mm,无毛或边缘基部疏生睫毛,全缘或边缘浅波状。花两性,花序聚伞状,常有少数花(常3朵)顶生,或单花腋生;花梗细,长5~15mm:萼片5,披针形,长约2mm;花瓣5、白色,2深裂几达基部;雄蕊5,比花瓣稍短;子房卵形,花柱短,2或3。蒴果6裂,有多数种子。种子肾形,微扁,表面有皱纹突起。花期4~6月,果期6~7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632页.图1263) 生境与分布 生于田间、溪岸或潮湿地区。自中国东北至四川、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均有分布。广布于北半球温带。 。【生药】:采集 2~3月采挖,洗净,阴干或鲜用。 贮藏 阴干用者置阴凉干燥处。 【药性】: 性味 甘、微苦,温。 功效 祛风散寒,发汗解表。 主治 伤风感冒,痢疾,痔疮,跌打损伤。 《纲目拾遗》:“敷痔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福建民间草药》:“治伤风感冒:雀舌草60g,红糖15g。水煎,日服2次,服药后盖被令出微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