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带性植被Didaixing zhibei
能充分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点的植被类型。又称显域植被。在综合的外界环境条件中,特别是热量和水分以及两者的配合状况,使地球表面的气候条件依纬向、经向和山地垂直三个方向改变,植被类型也依这三个方向分布,因此与地带性因素相适应,地带性植被在地理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三维空间规律性,即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对地球上植被分布的一般规律,曾有过不少研究。如布罗克曼——耶罗什和留贝尔根据欧非大陆作出了植被在“理想大陆”上的分布图式;瓦尔特绘制了北半球和南半球不对称植被带的“平均大陆”图式;1976年,日本学者吉良根据热量和湿度指数,绘制了生态气候分布图,显示了热量和湿度与植被类型的关系。因气温和水分条件的差异,从赤道向极地依次出现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夏绿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冻原和极地荒漠,称为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因水分条件的不同,使植被类型在中纬度地区出现了森林→草原→荒漠沿经度方向的更替,称为植被分布的经度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由于海拔高度变化,出现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在垂直方向上植被带的更替,称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垂直地带性与水平地带性(纬度地带性与经度地带性的统称)是通过基带相联系的。如我国台湾玉山垂直带谱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亚高山草甸和杜鹃灌丛。热带雨林是玉山的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