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育种
50至60年代, 甘肃农业科学院和平凉、甘谷农业试验站等单位分别引种成功冬小麦品种碧蚂1号及4号、钱交麦、早洋麦、石家庄407、奥德萨3号、2711、中苏68、南大2419、阿桑、阿魁雷等。70~80年代,天水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分别引进成功冬小麦品种咸农4号、山前麦、里勃留拉等,其中咸农4号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冬小麦杂交育种工作,始于50年代,至1995年育成庆选、西峰、天选、中梁、庆丰、平凉、武都、张冬、清山、陇鉴等系统共100多个品种。庆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先后育成的庆丰1号和西峰16号,适于庆阳地区川塬地种植,年推广面积曾分别达到100万亩以上;该所1993年育成的西峰20号, 1994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甘肃省农业科学院1991年育成的陇鉴196,抗旱性强,对条中25、26、28、29、洛10—Ⅱ全生育期免疫,抗条中31号,稳产丰产,适于陇东山塬区种植, 1994年种植面积135万亩, 累计推广46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