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陷胸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陷胸汤 【方源】: 《伤寒论》。 【异名】: 陷胸汤(《儒门亲事》卷十二)。 【组成】: 大黄六两(去皮) 芒消一升 甘遂一钱匕 【用法】: 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纳芒消,煮一两沸;纳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功用】: 《中医方剂学》:泻热逐水。 【主治】: 结胸证。 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大便秘结,日晡潮热,或短气躁烦,舌上燥而渴,脉沉紧有力。现用于肠梗阻、胆道感染、胆石病、急性胰腺炎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❶ 《伤寒论》: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头痛发热,微盗汗出,反恶寒,表未解,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 ❸ 《急腹症方药新解》:单纯性肠梗阻肠腔积液较多者;幽门梗阻、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里壮里实者。 。【宜忌】: ❶ 《伤寒附翼》:平素虚弱,或病后不任攻伐者,当念虚虚之祸。 【方论选录】: ❶ 《伤寒明理论》:结胸,由邪结在胸中,处身之高分。 邪气与阳气互结,不能分解,气不通,壅于心下,为硬为痛,是邪正因结于胸中,非虚烦、膈实之所同,是须攻下之物可理。低者举之,高者陷之,以平为正。结胸为高邪,陷下以平之,故治结胸,曰陷胸汤。 甘遂味苦寒,苦性泄,寒胜热,陷胸破结,是以甘遂为君;芒消味咸寒,《内经》曰:咸味下泄为阴。 又曰:咸以软之。气坚者,以咸软之;热胜者,以寒消之,是以芒消为臣;大黄味苦寒,将军也,荡涤邪寇,除去不平,将军之功也,陷胸涤热,是以大黄为使。 利药之中,此为快剂。伤寒错恶,结胸为甚,非此汤则不能通利之。剂大而数少,取其迅疾,分解结邪,此奇方之制也。 ❷ 《内台方议》:脉沉者,为病在里,紧为里实;心下结者,邪气上结也,此为大结胸之症。若非大下泄之,其病不去也。故用大黄为君,而荡涤邪结,苦以散之;芒消为臣,以软其硬,盐以软之;甘遂为佐为使,以通其水,而下其邪之峻烈者也。 ❸ 《医方考》:三阳经表证未解,而用承气汤以攻里者,此下之早也。下之早则里虚,里虚则表邪乘之而入,三焦皆实,故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也。 此其为证危急,寻常药饵不能平矣,故用大黄以荡实,消石以软坚,甘遂以直达。 ❹ 《伤寒附翼》:甘遂以浚太阳之水,消、黄以攻阳明之实。汤以荡之,是为两阳表里之下法也。 【临证举例】: ❶ 结胸证 《伤寒九十论》:李某,始病头痛,发热恶风,医者下之,忽尔心下坚硬,项强短气,宛然结胸中证也。 予曰:幸尔脉不浮,心不烦躁,非陷胸汤不可,投之,一宿乃下。 制甘遂一钱五分,大黄三钱,芒消二钱。服后大便畅通,燥屎与痰涎先后俱下,其余诸恙,均各霍然,乃复书一清热之方以肃余邪。 ❸ 肠梗阻 《中草药通讯》(1979;9∶35):用大陷胸汤治疗30例肠梗阻,治愈27例,3例(均为肠扭转)转手术治疗。 ❹ 急性胰腺炎 《医学情况交流》(1975;5∶56):用大陷胸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20例,其腹痛缓解平均时间为19.5小时,腹痛完全消失平均为68小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