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生产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生产运动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为克服困难坚持抗战而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大规模生产运动。 1941年前后,由于日寇的野蛮“扫荡”、国民党军的封锁包围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抗日根据地出现极端困难的局面。为了克服困难,保障军民的物质供应,减轻人民的负担,坚持抗日战争,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实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大生产运动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同时发展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陕甘宁边区的部队、机关、学校和广大群众最先投入生产运动。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屯垦,艰苦创业,取得巨大成果,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到1943年,陕甘宁边区实现了粮食全部自给,棉花自给50%,克服了经济困难,军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其它根据地的军民,按照中共中央“劳力与武力相结合”、“战斗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中开展大生产运动,也取得重大成绩。到1943年,仅晋绥、北岳、胶东、太行、太岳、皖中6个地区就增加耕地600多万亩。太行区的部队和机关,做到自给粮食3个月和全年蔬菜。其它地区也能自给全年蔬菜和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粮食。 大生产运动克服了物质困难,改善了人民生活,密切了军民关系,为争取抗战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