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夜合珍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夜合珍珠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

异名 叶下珠(《植物名实图考》),真珠草、阴阳草(《纲目拾遗》),油柑草(《福建中草药》),日开夜闭(《云南药用植物名录》),杨梅珠草(《浙江药用植物志》),夜合草(《福建药物志》),咪使忌(广西壮语)。

基源 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叶下珠的全草。

原植物 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

历史 《植物名实图考》载:“叶下珠,江西、湖南砌下墙阴多有之。叶亦日开夜合,叶下顺茎结子如粟,生黄熟紫。俚医云性凉,能除瘴气。”《纲目拾遗》引《临症指南》云:“珍珠草,一名阴阳草,一名假油柑,此本叶皆有小珠,昼开花,生人家墙脚下,处处有之,癸亥予寓西溪看地,见山野间道旁有小草,叶如槐而狭小,叶背生小珠,如凤仙子大,累累直缀,经霜辄红,询土人皆不识,偶归阅指南始悟此真珠草也,薄暮取视,其叶果闭。”所述应即为本种。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40cm。茎直立,常带红色,分枝倾卧而后上升,具翅状纵棱。叶2列互生,颇似羽状复叶,近无柄;托叶小,披针形;叶片长椭圆形,长0.5~1.5cm,宽0.2~0.5cm,先端斜或有小凸尖,基部偏斜,两面无毛。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雄花2~3朵簇生于叶腋,萼片6,雄蕊花盘腺体6,分离,与萼片互生,无退化子房;雌花单生于叶腋。蒴果无柄,叶下二列著生,近圆形,赤褐色,表面有小瘤或小凸刺。种子灰褐色,有横槽沟。

花期6~8月,果期9~10月。(图见《江苏植物志》.下册.426页.图1431)

生境与分布 生于坡路旁或林缘草地。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

日本、印度以及中南半岛也有。。【生药】:

栽培 宜温暖向阳环境,宜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中生长。

用种子繁殖,3~4月播种,按行距33cm左右开沟,深3cm,播幅7~10cm,每亩用种量0.5~1kg。播后用草木灰或细土覆盖,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补苗,用人畜粪水或氮素化肥追肥2次,注意防治病虫。

采集 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药材主产于广东、广西、四川。

鉴别 根茎外表浅棕色,有髓。主根不发达,细根多数,浅灰棕色。茎粗2~3mm,老茎基部灰褐色,茎枝有纵皱,灰棕色、灰褐色或棕红色,质脆易断,断面中空;分枝有纵皱及不甚明显的膜翅状脊线。叶片薄而小,灰绿色,皱缩,易脱落。花细小,腋生于叶背下,多已干缩。有的带有扁圆形赤褐色的果实。气微香,叶味微苦。

贮藏 置干燥通风处。

【化学】:

茎叶含有槲皮素(Quercetin)、紫云英甙(Astragalin)、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和芸香甙(Rutin)[1]

另报道叶含酮酸(Keto acid)、抗坏血酸、蛋白质[2]。全草预试含酚类、三萜类及生物碱样物质[3]

参考文献 [1] CA 1977;87:114682a [2] CA 1981;94:44175f [3]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593

。【药性】:

性味 甘、微苦,凉。

❶ 《植物名实图考》:“凉。”
❷ 《福建民间草药》:“苦,寒。”
❸ 《南宁市药物志》:“甘、苦。”
❹ 《中药大辞典》:“甘、苦,凉。”
❺ 《中药志》:“甘、微苦,凉。”
❻ 《全国中草药汇编》:“微苦、甘,凉。”

归经 《泉州本草》:“入肺、肝经。”

功效 清热利水,明目,消积。

主治 痢疾,肠炎,传染性肝炎,尿路感染、结石,肾炎水肿,夜盲症,眼结膜炎,小儿疳积,蛇犬咬伤。 ❶ 《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疳眼,疳积,煲肉食或煎水洗。治头上生疮仔成堆,痛痒难抵,煎水洗,研末开油搽亦可。”
❷ 《临证指南》:“治小儿诸疳瘦弱,眼欲盲。为末白汤下,或蒸煮鱼肉食。”
❸ 《植物名实图考》:“治瘴气。”
❹ 《福建民间草药》:“平肝,退火,明目,治蛇咬伤。”
❺ 《贵州民间药物》:“理气消肿。”
❻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渗湿利水。治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尿路结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急性肾炎:叶下珠、白花蛇舌草各9g,紫珠草、石韦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
❷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肾盂肾炎:叶下珠、白花蛇舌草各60g,广金钱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10~15天为1疗程。


❸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肠炎,痢疾,膀胱炎:叶下珠、金银花藤各30g。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