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壮族文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壮族文学 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壮族民间文学和壮族文人文学两个成分。壮族民间文学源远流长,产生于远古时代,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神话、传说、故事、歌谣、长诗、戏剧和曲艺等文学体裁。唐宋后流行于壮族民间的方块壮字作为文学作品的载体,流传至今不衰。壮族文人文学是历代壮族知识分子用汉语文、汉族文学形式创作的诗歌、报告文学、散文、小说、戏剧和电影、电视文学等。壮族文人文学的历史比壮族民间文学的历史短,它开始兴起于唐宋时代,而形成发展于明清时代,繁荣于现代。因历史上没有统一的壮族文字,壮族文人是靠汉族文化教育培养出来的。据统计,从唐至清代,广西壮族地区中进士的有130人,中举的近2000人,当官的少,更多的是科场和仕途失意的文人,他们是历代壮族文人文学的基本队伍。壮族文学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主要有三条:一、在与汉族文学长期相互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既保持了自已的民族风格和形式,又吸收了汉族文学的丰富养料。二、壮族文学的两个成分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民间文学哺育了文人文学,而文人文学推动著民间文学的发展。三、壮族文学和其他民族文学一样,存在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种不同创作方法与矛盾,这种矛盾推动著壮族文学的发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