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市。越王勾践七年(前490年)徙治此地,使范蠡筑越城。至勾践二十四年(前473年)徙都瑯琊,其为越都凡十八年。后归于楚。秦时改称山阴,为县治。西汉因之。东汉为会稽郡治。隋唐时为越州治,分置会稽、山阴二县。宋时为绍兴府治,元明清因之。范蠡所筑越城,西北角就重山(今称府山)为郭,周长二十里七十二步,设陆门、水门各三座。宫城居中,呈一圆三方形,四面各设一座陆门,西垣设一座水门,东垣设伏漏石窦。为表示臣服于吴(都城在今江苏苏州市),整座城的面向朝北。东汉时重修会稽郡城沿用原越城之东南部分。隋唐以后扩筑之城则沿用原越城全部并向北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