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壁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壁钱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异名 基源 为壁钱科壁钱属动物华南壁钱、北国壁钱的全虫。 原动物 华南壁钱Uroctea compactilis L.Koch和北国壁钱Uroctea lesserti Schenkel 历史 壁钱首载于《本草拾遗》,陈藏器曰:“壁钱虫似蜘蛛,作白幕如钱贴墙壁间,北人呼为壁茧。”李时珍曰:“大如蜘蛛,而形扁斑色,八足而长,亦时脱壳,其膜色光白如茧。”综上所述,与当今之壁钱吻合。 形态 华南壁钱,体扁平,全体密生细毛。头胸部的横径长过直径。 头的背面有4个单眼,分为两列。胸甲广阔,心脏形,腹部亦似心脏形。 体灰褐色,背面有一圈不规则的浅黄色斑纹。 头胸部浅棕色。 有4对长脚,颜色较头部略浅。腹部灰黑色。 (图见《中国动物药》.图85) 生境与分布 华南壁钱生活在老住宅的墙壁、屋角、门背等地方。网圆形如铜钱大,卵囊白膜状,白天多在卵囊上守护,夜间活动,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 北国壁钱 体长8~11mm,全体深褐色,雌虫大于雄虫。头胸部短于腹部,深褐色,略呈肾形,宽度大于长度。腹部颜色较深,略呈五角形,长度大于宽度,其上有7个黄白色圆形斑点,土名七星蜘蛛。步足深褐色,粗健。 (图见《中国动物药》.图86)。结巢于屋角、窗角或墙壁,呈圆形,如硬币故名。 此为产卵及隐避之所。白天匿于巢中,夜间外出,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省区。 。【生药】: 采集 四季捕捉,捕后用开水烫死,晒干或炒干。 【药性】: 性味 咸,平。 ❶ 《日华子本草》:“平。微毒。” 功效 清热解毒,止血。 主治 喉痹,牙疳,鼻衄,痔疮下血,金疮出血。 ❶ 《本草拾遗》:“主鼻衄及金疮、下血不止。捺取虫汁点疮上及鼻中。 亦疗外野鸡病(痔疮)下血。” 用法用量 外用:捣汁涂、研末敷或吹喉。用量1~3个。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纲目》:“治喉痹、乳蛾:壁钱7个(内要活壁钱2枚),拈作一处,白矾2g,化开,以壁钱入矾中,烧存性,出火毒,研末吹喉,忌热肉硬物。” 单方应用 ❶ 《泉州本草》:“治鼻衄:壁钱煅存性,研末。以棉花蘸塞鼻孔。”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