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际原子能机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际原子能机构 联合国有关机构之一。 专门致力于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组织。根据1954年第9届联大决议的建议,于1957年7月29日成立,是在联合国监督下的自主的国际组织。 1984年有成员113个国家和地区,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均参加。总部设在奥地利维也纳。宗旨:设法加速并扩大原子能的和平利用,监督或管制受援国,不致用以推进任何军事目的。组织机构:大会,每年召开1次;理事会,每季度召开1次,由35个理事国组成,分为“被指定理事国”和“选举理事国”,前者由核技术先进的国家担任,任期1年,后者按地区均衡分配原则选举产生,任期2年;秘书处,由总干事领导。 总干事由理事会推荐,大会任命,任期4年。还设有塞伯斯道夫实验室(在奥地利)、的里雅斯特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在意大利)、国际海洋放射性实验室(在摩纳哥)。该组织主要从事核能、核安全、放射性防护、放射性同位素、辐射量等方面的和平利用工作。活动内容:(1)向成员国提供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技术援助;(2)与有关国家订立“保障协定”,对它们实行核监督,以保证核能不被用于军事目的;(3)制订安全条例,并向世界各国推荐使用;(4)提供科研经费,订立科研合同,研究成果给所有成员国使用;(5)召集国际会议,进行情报资料交流。1971年12月中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84年1月1日起成为正式成员国,1984年6月中国被指定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理事国,同年9月起,中国正式参加该组织活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