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色党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色党争 朝鲜朝中期统治阶级内部派别斗争。 四色指老论(老派)、少论(少壮派)、南人、北人四个派别。朝鲜王朝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统治阶级内部形成各种不同派别,他们之间展开长期的斗争。16世纪中期以前,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主要表现为新进士林和勋旧派的斗争。从1575年(宣祖8年)开始,统治阶级内部又出现了东人和西人的派别,称作东西分党。 由此开始了党争的历史。1591年,东人分化为南人和北人;其后,北人又分成大北和小北;1623年“仁祖反正”后,大北派被打倒,西人当政。 西人中以金瑬为首称老论,以李贵为首称少论,从此开始了四色党争的历史。1674年,围绕孝宗妃(仁宣王后)葬礼问题,西人与南人展开斗争,结果宋时烈等西人失败,南人掌握了政权。1680年,因南人专横暴虐,发生“庚申大黜陟”,许多南人被杀,西人获胜,掌握政权,但西人内部老论和少论之间又产生矛盾。1689年,掌权的西人和南人围绕世子册封问题展开斗争,南人获胜,掌握政权,史称“己巳换局”。1694年,南人被逐,西人重新当政。此后西人虽然当政,但他们之间的老、少论斗争一直存在。 1721、1722年,爆发“辛壬士祸”,老论派多人被杀,少论获得胜利。其后英祖、正祖实行荡平政策,党争有所缓和。 近代以后党争逐渐减弱。党争持续近300年,它反映了朝鲜朝的政治腐败,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