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心法
又称《医学心法》。 综合类著作。清高斗魁(1622-1670)撰。三卷。 斗魁字旦中,号鼓峰,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习医二十余年,研究《内经》,旁参张介宾、朱丹溪、赵献可、薛立斋诸家之学,往来两浙,活人甚多。尚撰有《四明医案》。 是书成于雍正三年(1725)。上卷及中卷,载诊法、脉义、方论、药物等八篇,认为临证应先察内外、脏腑经络、新久虚实、食痰气血,并以脉合参。 治疗则按五行生克关系,以二十五方概治五脏诸病。力阐薛己、赵献可对六味丸、八味丸加减用法。对滋肾生肝饮、疏肝益肾汤等方剂备加推崇。下卷,分述中风、伤寒、咳嗽等内、外、妇、儿各科凡二十五病证治及治验。 审病因偏重内因,且重视精神致病因素。察病机尤重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注意真阴真阳偏盛偏衰。 对郁症的脉证治疗有独自见解,创用滋水清肝饮、疏肝益肾汤等治疗阴虚郁证和肝虚胃痛。其学对后人吕晚村、董废翁等颇有影响。 有《医宗己任编》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