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冠螺
腹足纲,冠螺科之一种。 亦称“冠螺”。壳质极坚厚,最大壳高30厘米,宽22厘米。 螺层约9层,缝合线不明显,螺旋部极短,体螺层则极膨大,几乎占贝壳的全部。 贝壳表面具有生长线和螺旋形肋纹,相交叉形成网纹。 第一螺层的肩部,具有结节凸起,体螺层的凸起特别发达,呈圆锥状,还有两条粗壮的横肋,上面也生有结节凸起。螺旋部和体螺层上具有一条片状纵肋。贝壳表面灰白色,并有不规则的红色斑纹,近壳口边具有大的红褐色斑块。全壳呈帽状,壳口狭长,并向外扩张,形似帽檐,故名“唐冠螺”。 暖水种,栖息在潮下带的珊瑚礁间。 中国台湾、海南省均产,并广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沿岸诸岛。肉供食用,壳供观赏,亦用作贝雕工艺的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