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白鱼江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白鱼江郎

白鱼江郎

亦题《白鱼怪》、《王素》。南朝齐志怪小说。旧题焦度撰。原载《稽神异苑》。《类说》卷四十录载。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选录。故事原出于《三吴记》(《太平广记》卷四六八录载)。《三吴记》之文特详,有286字。本篇故事仅93字。叙述:余姚百姓王素有一女,姿色殊绝。有一少年,自称江郎,求婚。经年,女生一物,状若绢囊。母以刀割之,悉是鱼子,乃伺江郎就寝细视,所着衣衫皆鳞甲之状,乃以石砧之,晓见床下一鱼,长六七尺。素持刀断之,命家人煮食。其女后适于人。显见这是一则爱情故事。写出了白鱼精与王素女的婚恋情况。其文甚简,实际上是摘录了一则人怪结合生子,而其怪露出破绽后原形毕现,终被刃杀的社会“新闻”。正如鲁迅所说:“六朝人之志怪,却大抵一如今日之记新闻。”(《中国小说史略》)它类似今日“报刊文摘”中的“小说故事梗概摘编”。从这则“摘编”看,作者在剪裁上颇下了一番工夫。摘文十分经济,文笔简约,对主要情节“勾弦提要”,也有一定情致可观。如说“有少年,自称江郎,求婚。经年,女生一物,状若绢囊”。少年岁数,未摘;少年容貌若何,未提;以何资财为聘求婚,未录;婚媾情况,未写。但从“经年,女生一物”的摘文看来,即可知已经完婚,双方感情尚好。这样的摘文,真是到了“不能减一字”的地步,可谓惜墨如金。这样的“摘编小说”为今人在编录采摘小说方面,提供了范式。为突出本文的摘编技巧,又见出原文的灼灼风采,特将《三吴记》其文录于后,以资读者观赏:“吴少帝五凤元年四月,会稽余姚县百姓王素,有室女,年十四,美貌。邻里少年求娶者颇众,父母惜而不嫁。尝一日,有少年姿貌玉洁,年二十余,自称江郎,愿婚此女。父母爱其容质,遂许之。问其家族,云居会稽。后数日,领三四妇人,或老或少者,及二少年,俱至家。因持资财以为聘,遂成婚媾。已而经年,其女有孕,至十二月,生下一物如绢囊,大如升,在地不动。母甚怪异,以刀割之,悉白鱼子。素因问江郎:‘所生皆鱼子,不知何故?素亦未悟。’江郎曰:‘我所不幸,故产此物。’其母心独疑江郎非人,因以告素。素密令家人,候江郎解衣就寝,收其所著衣视之,皆有鳞甲之状。素见之大骇,命以巨石镇之。及晓,闻江郎求衣服不得,异常诟骂;寻闻有物偃踣,声震于外。家人急开户视之,见床下有白鱼,长六七尺,未死,在地拨剌。素砍断之,投江中。女后别嫁。”本故事《情史》卷二十一《情妖类》亦载。

☚ 稽神异苑   白鱼怪 ☛
白鱼江郎

白鱼江郎

中国古代神话。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宋曾慥《类说》本《稽神异苑》:“《三吴记》曰:余姚百姓王素有一女,姿色殊绝。有少年,自称江郎,求婚。经年,女生一物,状若绢囊。母以刀割之,悉是鱼子。乃伺江郎就寝细视,所着衣衫皆鳞甲之状,乃以石堪之。晓见床下一鱼,长六七尺。素持刀断之,命家人煮食。其女后适于人。”

☚ 白石神的故事   鸟国 ☛

白鱼江郎

 《三吴记》曰:余姚百姓王素有一女,姿色殊绝。有少年,自称江郎,求婚。经年,女生一物,状若绢囊。母以刀割之,悉是鱼子。乃伺江郎就寝细视,所着衣衫皆鳞甲之状,乃以石砧之。晓见床下一鱼,长六七尺。素持刀断之,命家人煮食。其女后适于人。
 《白鱼江郎》选自《稽神异苑》,作者姓名已佚。故事出自《三吴记》(撰人不详,书出南朝)。两书同载此事,然一则简约,一则繁复。《白鱼江郎》仅九十三字,《三吴记》所载原文二百八十六字,看来作者在剪裁上下了一番功夫,其利弊得失我们不妨作一简要分析。
 《白鱼江郎》写白鱼怪娶妻生“子”,露出破绽,原形毕现,被刃而亡的故事。寥寥不足百字,十分经济,发布了一则当时社会的“新闻”。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六朝人之志怪,却大抵一如今日之记新闻,在当时并非有意做小说。”文笔简洁,对主要情节“勾弦提要”。如文中说:“有少年, 自称江郎,求婚。经年,女生一物,状若绢囊。”少年几何,未写;少年容貌若何,未提;带何聘礼求婚,未说。甚至“遂成婚媾”也不交代,只从“经年,女生一物”就可知已经完婚。真是到了省得不能再省的地步,可谓惜墨如金。
 但“新闻”毕竟是“新闻”,它不是小说,失却了不少应有的形象,也就失去了许多情感,读来也就不那么生动有趣了。如文中白鱼江郎现出原形是这样写的:“晓见床下一鱼,长六七尺。”《三吴记》中的原文是:“及晓,闻江郎求衣服不得,异常诟骂;寻闻有物偃踣,声震于外,家人急开户视之,见床下有白鱼,长六七尺,未死,在地拨剌。”从小说的角度而言,前者叙述过简,并有苟简之嫌。原文中一切所为乃“家人”,而《白鱼江郎》所述是其母,“母伺江郎就寝细视”,母“乃以石砧之”,母“晓见床下一鱼”。似不合乎情理。岳母可细视女婿就寝乎?岳母搬动巨石乎?岳母一夜未安睡乎?另外,《白鱼江郎》只写“一鱼”,原文中是“白鱼”,这一“白”字,使我们想到江郎“姿貌玉洁”,想到“父母爱其容质,遂许之”,也照应题目上的“白鱼”二字,实不可少。原文中写白鱼虽被剥去鳞甲 (拿去衣衫),但“未死,在地拨刺”,使我们如见鱼儿离水,张嘴鼓鳃,活生生打着挺儿蹦来蹦去,扑扑楞楞,好一个“拨刺”!多么生动而又富于口语色彩的词啊!可惜都被《白鱼江郎》“简”掉了。
 观此篇可知,文章当简则简,当繁则繁,剪裁也不仅是剪掉繁冗,还要保留精粹。剪裁得当,确实不易。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