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咖啡周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咖啡周期 指巴西经济史上第四个生产周期。 它始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1727年巴西由法属圭亚那引进咖啡,在北部巴拉与马拉尼昂一带开始种植,但经济意义甚微。 19世纪中叶后,咖啡种植南移。里约热内卢的巴拉伊巴河谷地区因自然条件适宜、黑奴劳动力充足,以及受国际市场需求旺盛的刺激,首先成为重要的咖啡产区。1860年里约热内卢的咖啡产量占全巴西的76%。1880年后,圣保罗高原地区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使用雇佣劳动,采用先进技术,产量大增,从而取代了巴拉伊巴河谷地区成为巴西最大的咖啡产区。 1895年,圣保罗州生产咖啡436.3万袋,比米纳斯吉拉斯州与里约热内卢州两个产区产量之和还多57.7%。1907年巴西咖啡产量达2000万袋。20世纪初巴西咖啡出口量已占世界咖啡市场的70%。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造成咖啡市场萧条。巴西政府采取收购贮存,销毁咖啡等办法以维持“咖啡王牌”地位,但并未奏效,巴西咖啡产量及出口量大幅度下降。1925~1929年,咖啡产值占农业产值48%,1939~1943年降至16%。 1924~1929年咖啡出口占出口总收入72.5%,1940~1945年降为32.5%。咖啡生产的发展与繁荣,从资金、劳动力、市场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方面为巴西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咖啡生产周期的结束,客观上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多样化与近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