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吹云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吹云草 【名称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概况】: 异名 一碗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细黄药、斩蛇剑、过路蛇(《新华本草纲要》)。 基源 为远志科齿果草属植物齿果草的全草。全世界约14种;中国有3种,其中有1~2种入药。 原植物 齿果草Salomonia cantoniensis Lour.,又名莎萝莽(《海南植物志》)。 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多分枝,高10~20cm。 根纤细,芳香,茎细弱,光滑,有狭翅。叶柄长约2mm,叶片膜质,心形或心状卵形,长5~16mm,宽5~12mm,先端钝或具突尖,基部心形,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基出脉3~5。穗状花序顶生,长1~6cm,上部稠密下部较疏;花极小,淡红色,长2~3mm,无梗,小苞片早落;萼片5,钻形,基部连合,宿存;花瓣3,侧生花瓣较龙骨瓣短,基部与花丝鞘贴生,龙骨瓣舟状;雄蕊4,花丝合生成鞘,具蛛丝状毛,花药合生成块状;子房侧扁,肾形,边缘具长三角状齿。蒴果极小,绿色,肾形,两侧边缘具2列弯曲、三角状尖齿;种子2枚,黑色,光亮,无种阜。花期8月,果期9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80页.图288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1450m的山坡草丛湿润处或路边草丛。分布于河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印度、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也有。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药性】: 性味 《南宁市药物志》:“辛,温,麻辣。有小毒。” 功效 解毒,止痛,去翳。 主治 无名肿毒,牙痛,眼生白膜。 ❶ 《南宁市药物志》:“有麻醉镇痛作用。” ”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煎汤含漱或熏洗。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南宁市药物志》:“治牙痛:吹云草煎浓汁含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