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吴梅村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吴梅村像 【作品赏析】: 《吴梅村像》是一幅“影”,一般是当人去世后,为了留念和祭祀时张挂用而请人绘制的肖像画。 吴梅村(1609-1672)名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崇祯时中进士,曾任左庶子官职,南明弘光时曾任少詹事。是“复社”的成员。清初曾被任为国子监祭酒(相当国立大学校长)。善于作诗,喜用七律和七言歌行,以《圆圆曲》《楚两生行》等篇较有名。他的诗“多寓身世之感”,明亡以后诗的风格“多为激荡苍凉之音”。 有《梅村家藏稿》等文集传世。他是一个处于改朝换代的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文人士大夫。 作者顾见龙是吴梅村的同乡,长吴三岁,是同时期人,对吴的性格、思想、为人都有较深的了解,但在构思上仍费了一番苦心,是一幅精心之作,既很好地刻画了吴梅村的形象,也反映了顾见龙的肖像画水平。 从肖像人物的著装看,作者没有采用通常绘影的办法,即按人物的官职(国子监祭酒)使吴梅村著清代的顶带褂服,而是穿著明代式样的普通百姓服饰:头戴青纱风帽,身著灰色交叉斜领袍。这反映了吴家的思想倾向,作者敢于这样画,也是有胆识的。 从肖像画的整体看,作者是以朴素、淡雅的格调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的。 宽大灰色的袍占了画面大部,而在袍的下摆加镶了一段较深的灰色,使得袍在色感上有了变化,也与头上的黑纱巾分别在画面上下形成重色块的均衡。腰部系著一条石绿色的丝绦,与灰色袍形成和谐的色调,显得格调很高雅。 灰袍上的衣褶,运用简练而有力的笔法进行勾勒,显示了麻布袍料的硬挺,也说明主人翁崇尚朴素。 人物的坐椅,选用了带有表皮的松柏木属的原枝打造的,也显得古拙朴实。 在坐椅上铺了一条藏红色长穗毛毡,在灰色袍的四周露些边角,很巧妙地衬托出灰色大袍,使整个画面色调变得丰富而又十分协调。人物脚上两只大红色厚底便鞋起著上下呼应作用。 特别应提到的是对人物面貌的刻画非常细致传神。人物有著一双智慧而善良的眼睛,多褶的眼睑,下垂的眼泡,加上紧闭的嘴和稀疏花白的胡须,使人感到主人翁年事已高,是一位饱经沧桑的高雅文士。作者的写真功夫的确深厚非常。 。【作者介绍】: 顾见龙(1606-?),字云臣、云程,自号金门画史,江苏太仓人,居苏州虎丘。清康熙初,曾任宫廷画师,以善长绘肖像闻名于京都。
清 顾见龙 轴 绢本工笔重彩 纵148.9厘米 横89.3厘米 藏南京博物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