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吕氏春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吕氏春秋 书名。战国时杂家的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百科全书。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定,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十二纪,分八览、六论,共26卷,160篇,计20余万言。因原书以“八览”为首,故又称《吕览》。《汉书艺文志》以本书为杂家,因书中保存了先秦各家旧说,但却杂而不乱,有取舍,有见地,如取道家的法自然而不摒礼弃圣,取儒家的礼仪道德而不法古守旧,取法家的顺时变法而不否定教化,取墨家的节葬而弃其非攻,取阴阳派的五德终始而避其怪论,取人性“好利恶害”又信“化性起伪”,取赏罚之道又反对滥赏酷罚,主张尊君又反对独断,取重农又不废工贾,重贤人而不轻法治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