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同心圆地带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同心圆地带理论

1925年,美国学者伯吉斯(Burgess,E.W.)根据芝加哥市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构成的空间分异,提出了针对北美城市空间结构的同心圆模式。

伯吉斯引用了生态学的“侵食”和“演替”概念来解释城市形态的同心圆模式。由于低收入的社会阶层不断地由市中心向外扩展,迫使高收入的社会阶层向更外围的地区迁移,形成了城市内部空间的演替过程。

这种同心圆由以下五个地带组成:

第Ⅰ地带为中心商业区,集中了百货公司、办公大楼、铁路车站、大饭店、剧场等,是城市经济、文化、政治等活动的中心。第Ⅱ地带为围绕市中心的过渡地带,但被第一地带的商业与轻工业侵入。

这是颓废地区,其中有贫民窟存在。第Ⅲ地带为劳工住宅地带,主要是从第Ⅱ地带逃避出来的工人,使他们容易接近工作地点,第Ⅳ地带为住宅地区,有高级公寓或独家住宅。第Ⅴ地带为通勤者地带,包括郊区或卫星城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