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合欢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合欢花 【名称出处】:《本草衍义》 【概况】: 异名 夜合花(《本草衍义》),乌绒(《雷公炮制药性解》)。 基源 为豆科合欢属植物合欢的花或花蕾。 原植物 合欢Albizzia iulibnssin Durazz. 余项参见“合欢皮”条。 。【生药】: 采集 6月花初开时采的花,商品称合欢花;花未开时采的花蕾,商品称“合欢米”,除去枝叶及杂质,晒干。 药材产浙江、安徽、江苏、四川。 鉴别 性状 头状花序皱缩成团。 花细长而弯曲,长7~10mm,淡黄棕色至淡黄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花冠筒外。气微香,味淡。 以色黄棕、梗短者为佳。 显微 花粉末灰黄色。 ❶ 非腺毛单细胞,长81~447μm,直径8~16μm,壁较厚,表面有疣状突起,有的可见1~2菲薄横隔。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鲜花香气挥发性物质中含25种成分,有单萜烯3种,芳烃1种,烯烃1种,含氮化合物2种,含氧化合物18种。主要成分为反-氧化芳樟醇(呋喃型)、α-罗勒烯、顺-氧化芳樟醇(吡喃型)、芳樟醇、异戊醇和4-戊烯-2-酮等。 参考文献 分析化学 1988;16(7):585 【药性】: 性味 甘,平; ❶ 《四川中药志》:“苦,平。” 归经 入心、肝经。 功效 解郁,安神。 主治 郁结胸闷,心神不安,失眠,健忘。 ❶ 《本草便读》:“养血。”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❶ 配夜交藤、丹参,治心气不足、情志不快的心神不安、失眠、心悸等症; 方选和验方 ❶ 夜合花丸(《圣惠方》)治腰脚疼痛久不差:夜合花150g,牛膝37g(去苗),红蓝花37g,石盐37g,杏仁19g(浸汤去皮,麸炒微黄),桂心37g。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温酒下30丸,晚食前再服。 单方应用 《子母秘录》:“治打磕损疼痛:夜合花末,酒调服4g。” 食疗 《四川中药志》:“治风火眼疾:合欢花配鸡肝、羊肝或猪肝,蒸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