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可转换性理论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可转换性理论 商业银行贷款理论之一,1918年由H·G·莫尔顿(Moulton)首倡。 这一理论认为,把可用资金(存款)的一部分投放于二级市场的贷款和证券,可以满足银行的流动性需要:流动性需要增大时,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这些资产(包括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政府的债券等)。当时美国政府证券的迅速增长,为这种证券需要(或第二准备金)提供了充足的来源。转换理论的实际运用,增加了新的流动性来源,并且证明银行可发放较长期的贷款,这样就延长了各种贷款的平均期限,从而为银行的证券投资、不动产贷款和长期贷款打开了大门。但是该理论同样具有局限性:对单个银行说来是正确的东西,对于整个银行系统来说未必正确。 当一个银行需出售资产增加流动性时,却可能找不到适当的买主,除非中央银行立即向市场提出订单。此外贷款平均期限的延长会增加银行的全面流动性风险。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