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飞蝴蝶
中药名。 见《广西中药志》。别名:蝴蝶草、蝴蝶风。 为豆科植物蝙蝠草Christia vespertilionis(L.f.)Bahn.f.的全草。直立草本。 茎纤细,高50~90厘米,上部有细绒毛。叶互生,通常为3小叶,有时仅1小叶;小叶半月形、菱形或蝶形,长1~1.5厘米,宽6~10厘米,先端阔凹状,基部宽楔形,侧脉3~4条,中肋在顶端延伸成小刺尖;两侧小叶较小,斜倒三角形,先端截形,有小刺尖。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9~18厘米,有时组成圆锥花序;花梗有短柔毛,较萼短;萼阔钟状,花后膨大,萼齿5枚,卵状披针形;花冠蝶形,不伸出萼外,旗瓣宽阔,龙骨瓣钝;雄蕊10,2体;雌蕊1,子房细圆柱形,花柱丝状,柱头头状。荚果4~5节,折叠藏于宿存的萼筒内,每节有种子1颗。花期9~10月。 果期10~11月。分布广西、广东等地。夏、秋季采,晒干或鲜用。 味甘微辛,性平,无毒。舒筋活络,调经去瘀。 浸酒服能强壮筋骨;煎水服治倒经。叶:外敷治跌打,接骨。 内服:煎汤,3~9克;或浸酒。外用:捣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