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林焕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林焕平1911—

广东台山人
中共党员。历任广西大学、广西师院教授,广西文联副主席、政协常委等职。撰有《新的太阳》、《抗战文艺评论集》、《文学概论》、《活的文学》等。
原名:灿桓
号:进平
笔名:焕平、木亘、方东旭、为民、石仲子、江河、望月

林焕平

我和左联
历经坎坷志未寒——访林焕平教授
林焕平文艺著译年表
林焕平
赵元龄等
林焕平著译年表编
写组
桂林日报1981年3月3日
桂林日报1981年3月4、5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1期
永不停留的跋涉——记著名文艺理论家林焕平
教授
蒋述卓社会科学家1988年1期
林焕平政论著译年表林焕平著译年表编
写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1期
我走过来的道路
铺路碎石图立功,春蚕吐丝无倦容——记林焕
平教授
林焕平
刘鸿麻等
批评家1988年2期
学术论坛1989年1期
理论与实践的结晶——林焕平教育理论与实践
研究
肖 保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3期
理论循马列,艺苑开兰藏——祝贺林焕平教授
文学生涯六十周年
林宝全阅读与写作1990年8期
教授林焕平从事文学活动60年李方诗等主编中国人物年鉴(1991)第308页

林焕平1911——

筆名石仲子、方東旭、望月,廣東台山人,1911年 (清宣統三年)生。1929年畢業於台山中學,後任小學校長。1930年赴上海,入中國公學大學部; 6月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1年8月,轉學暨南大學。九一八事變後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暨南大學黨支部書記。1933年秋赴日本留學,入東京鐵道專科學校; 同年底,遵照上海左聯黨組指示,恢復左聯東京支盟,任書記,並擔任機關刊物《東流》主編,兼《雜文》(後改《質文》)初期編委。1937年5月回國; 抗日戰争爆發後,任廣州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和《廣州日報》社論委員。1938年夏至1941年,任香港廣東國民大學教授,香港中國青年新聞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太平洋戰争爆發後,回廣西桂林、貴州赤水,先後任廣西大學、桂林師範學院、西南商專、大夏大學等校講師、副教授、教授。1946年春赴上海,任《文匯報》社論委員。1947年轉赴香港,續任《文匯報》社論委員,並與人創辦南方學院,任院長,爲中國學術工作者協會理事,中國文協香港分會理事。1951年回桂林; 10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任民盟廣西省委常委。後歷任廣西大學、廣西師範學院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廣西省文聯副主席,作協廣西分會副主席,桂林市文聯主席,廣西政協常委,桂林市政協副主席等職。著有詩集《新的太陽》,文藝論集《抗戰文藝評論集》、《活的文學》等。譯著有《蘇聯新教育概觀》、《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論》等。

林焕平

林焕平1911—2000

作家。笔名石仲子等。广东台山人。1931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左联”。1933年留学日本,任“左联”东京支盟负责人。抗战期间,先后在广州美专、广东国民大学香港分校、桂林师院等校任教。解放战争开始后又去香港,创办南方学院并任院长。1951年回到桂林。历任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桂林市文联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等。主要著作有《新的太阳》(诗集)和《抗战文艺评论集》《文艺的欣赏》《文学论教程》《谈青年文艺创作问题》《高尔基文学论》《文学概论》,译作《艺术科学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黎明时期的文学——中国现实主义作家茅盾》等。有《林焕平作品选》。

☚ 萧红   杨绛 ☛
林焕平

林焕平1911.9.25—

原名林灿桓、号进平。笔名有木亘、焕平、江河、方东旭等。广东台山人。生于贫农家庭。1927年至1929年在台山县报纸发表小说和散文。三十年代初,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在上海《新诗歌》旬刊发表诗作《一二八祭曲》。同年赴日本留学,任“左联”东京支盟负责人、《东流》主编、 《杂文》(后改名《质文》)编委。1937年被驱逐回国。翌年出版诗集《新的太阳》(广州“新文艺小丛书”之一)、译著《艺术科学的根本问题》(新民图书杂志公司版)。并在《大公报·文艺》发表诗作《颂鲁迅——为他逝世二周年纪念而作》等。抗战时期历任广州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广东国民大学香港分校教授、民族革命通讯社香港分社社长、文协香港分会理事、广西大学、桂林师院等校讲师和教授。这时期所写的诗、散文、评论、译作等作品,散见于《文艺阵地》、《文艺长城》、《诗创作》、《抗战文艺》、《大风》、《星岛日报·星座》、《救亡日报·文艺岗位》、《立报·言林》等众多报刊。并完成评论集《诗歌与人民》(1945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先后任上海和香港《文汇报》社论委员、中国学术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香港分会理事等职。其间在《文艺春秋》、《文艺复兴》、《华侨日报》、《华商报》等报刊发表小说、评论、杂文等。建国后,历任广西大学、广西师院中文系主任、广西区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广西分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等职。其主要作品还有:诗集《瑶山诗草》(1963年)、《平庐诗草》(1963年)、 《未名集》(1964年),论著《抗战文艺评论集》(1939年)、 《活的文学》(1940年)、《文学论教程》(1948年)、 《谈青年文艺创作问题》(1955年)、 《文学概论》(1957年)、《高尔基文学论》(1979年),译著《艺术学》(日本高冲阳造作,1939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日本森山启等作,1940年)、《红袜子》(俄国契诃夫等作,1943年)等数十种。

☚ 林庚白   林徽音 ☛
000026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