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厘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厘金 也称“厘税”、“厘捐”。 1853年(咸丰三年),清政府帮办江北军务雷以诚为筹措对抗太平天国的军饷,派员至扬州仙女庙(今江都县江都镇)、邵伯等处设厘金所,首课米行百分之一捐税(银两百分之一为一厘,故名厘金)。时厘金分活厘、板厘两种:活厘多于水陆关卡征收行商货物的通行税,也称行厘;板厘多于行市征收坐商的交易税,也称坐厘。后各省为搜括税捐,陆续仿行,迅即遍于全国。民国成立后,沿袭清制。 因各地巧立名目,施行不一,致税率失控,日趋紊乱。1931年,国民政府将厘金与子口税、常关等一并取消,开征统税及营业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