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制体史书Dianzhiti shishu
又称政书体史书。典,是典章,包含法令、规程;制,是制度,如田制、官制、军制等。典制体主要是分门别类地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史书,由纪传体史书中的书志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体裁。我国最早的典制体史书是唐代杜佑所撰《通典》,共200卷;宋元之际,马端临所撰的《文献通考》348卷,也是这类体裁的史书。上述系通史性质的典制体史书。此外,还有断代性质的典制体史书,如宋初王溥撰《唐会要》,就是专详唐一朝的典章。典制体史书所涉及的典制范围一般来说十分广泛,所用体裁也适于容纳大量资料。需要注意的是,典制体与其他不同史书体裁之间也是常常互有补充,而非绝对的。如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尤其是纪传体史书,也记典章制度,这便是采取了典制体史书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