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南衙北司之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南衙北司之争

唐时,以宰相为首的政府机构位于皇城南面,称南衙,宦官机构位于宫城北面,称北司。

宦官机构本称内侍省,仅领六局,管理宫廷生活起居。中宗、玄宗以后,宦官得以监军,势力渐大。

肃宗、代宗、德宗时,宦官任监军容使、神策中尉,统率禁军,掌握朝廷机密,并与外庭对称,设宣徽使、学士使等衙门,通称为司,进而把持政局。皇帝与朝臣不满,多次发生南衙北司之争。

如顺宗时的“永贞革新”(参见“二王八司马”),文宗时的“甘露之变”,然皆以南衙失败告终。唐末,南衙北司各以藩镇为外援,争斗更激烈。宰相崔胤连结朱温,宦官韩全诲等拢络韩建、李茂贞。天复三年(903),朱温入关,杀宦官七百余人,崔胤兼判六军十二卫之事,宦官典兵预政局面遂告结束。

次年,崔胤等亦为朱温部将所杀,故人称南衙北司同归于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