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烛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烛子 【概况】: 异名 牛筋(《本草拾遗》),南烛、乌草(《开宝本草》),黑饭草、乌饭草(《日华子本草》),染菽、草木之王、惟那木(《本草图经》)。 基源 为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乌饭树的果实。 原植物 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又名南竺、苞越桔(江苏),南烛(《中国植物志》)。 余项参见“南烛叶”条。 。 【生药】: 采集 8~9月果实成熟时采摘果实,晒干。 药材产于江苏、浙江等地。 鉴别 果实球形,直径4~5mm;表面暗赤褐色,有细皱纹,具宿萼,萼筒钟状,先端5浅裂,裂片三角形,约包被果实2/3以上,顶端具黄色点状的花柱痕迹,基部常有果柄。 味酸而稍甜。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 附 种子含糖分约20%,含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7.02%[1]。花色甙(Anthocyanins)类物质[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58 [2] 张宁硕士论文.中国科学院江苏植物研究所,1993 【药理】: 本品提取物在体外能使艾氏腹水癌细胞变性。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562 【药性】: 性味 酸、甘,平。 ❶ 《纲目》:“酸、甘,平。” 归经 《本草新编》:“肾、肝经。” 功效 强筋骨,益肾气,固精,止泄。 主治 筋骨痿软,梦遗,久痢久泻,赤白带下。 ❶ 《纲目》:“强筋骨,益气力,固精驻颜。”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剂。。【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本草新编》:“治久泄梦遗,气虚体弱,视物模糊:南烛子(生者)1000g,百果、茯苓各120g,芡实250g,山药500g。同捣为饼,火焙干为末。入枸杞子、熟地、山茱萸、桑叶(嫩叶为佳)各500g,巨胜子250g。 同研为末,炼蜜为丸,每早晨服15g,酒下,日1服。 ”。 【医药家论述】: 沈金鳌《要药分剂》:“《纲目》于南烛枝叶,载有止泄、除睡、变白三条,于子载有固精、驻颜二条。其强筋益力,子与枝叶相同,此殆互文,非若他药之主治,或子或枝或叶,有绝不相同者也。余尝以南烛子治久痢久泻,辄效。 以治饭后瞌睡,亦效,可知止泄除睡不独枝叶为然也。 又尝以子治痢血日久症,亦效,此并《本草》所未及者。曾制一方,用南烛子为君,制首乌为臣,谷芽生、焦各半为佐,其使药则随症加用,如久痢加黄连、木香、诃子,久泻加山药、建莲,除睡加益智、远志,痢血加黄连、槐花,当归、地榆,真是如响斯应。”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