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黄檀
【概况】: 异名 水相思、黄类树(海南)。 基源 为豆科黄檀属植物南岭黄檀的茎叶和木材。 原植物 南岭黄檀Dalbergia balansae Prain,又名南岭檀(《海南植物志》),茶丫藤(《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 乔木,高3~15m。 树皮暗褐色,有纵纹,嫩枝密被锈色毛。 单数羽状复叶;小叶13~17,长圆形,长1.5~4.5cm,宽1~2cm,先端圆,微凹,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下面叶轴及叶柄均被疏柔毛;托叶披针形,早落,圆锥花序腋生,长7.5~10cm;总花梗被锈色短柔毛;基生小苞片卵披针形,长约0.1cm,副萼状小苞片披针形均早落;萼钟状;萼齿5,不等长,最下面,齿披针形,较其它4齿长2倍,均被锈色柔毛;花冠白色,旗瓣圆形,近基部有2枚小附属体;二体雄蕊(5+5);子房密被锈色柔毛,有柄。荚果椭圆形,扁平,长4~13cm,宽约2cm,柄长0.6cm。种子通常1。肾形,扁平。 花期5~6月,果期10~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71页.图2671)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杂木林。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药性】: 功效 行气,止痛。 主治 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熏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