𪕰 𪕰汉代志怪小说。旧题东方朔撰。原载《神异经》的《南荒经》。《太平御览》卷八八三亦引载 (文字有异)。李格非、吴志达主编《文言小说》录入。作品描写: “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裸) 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 名曰‘𪕰’。所之国大旱。一名 ‘格子’。善行市朝众中,遇之者投著厕中乃死,旱灾消。《诗》曰:‘旱魃为虐。’或曰:生捕得杀之,祸去福来。”这里写了𪕰(袁珂谓“𪕰”为“魃”字讹)的形体特点及为旱等情况,曲折地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旱情的意愿。这里勾勒的旱怪𪕰,显然是受到《诗·大雅·云汉》中的“旱魃为虐,如惔如焚”和《山海经·大荒北经》中女魃“所居不雨”等描写的影响而创造的异人形象。袁珂认为这个异人形象就是“旱神”(《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但这个“旱神”,人能“生捕得杀之”,亦即是说,人能杀神。这种大胆的想象,是古代“人定胜天”思想的一种表现,反映了作者进步的世界观。 ☚ 尺郭 鹄国 ☛ 𪕰jiǎ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带来干旱的魔鬼) a legendary monster that could bring drought 𪕰语出《神异经·南荒经》,为传说南方极远之地的鬼怪。身高二三尺,眼生头顶,不穿衣服。行走如飞,所到之处必有大旱,因此又名旱魃。或名格子。常在街市出现。扔入厕中则死,旱灾随之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