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抗日遗址
位于淄川区口头乡南部。马鞍山巍峨险峻,峭壁如削,地处交通要道。抗日战争时期,扼沂蒙山区入清河区(今淄博、惠民地区)的门户,为敌我必争之战略要地。1941年,我军占领马鞍山,控制周围地区,几次凭借马鞍山天险,以少数兵力,牵制了大批敌军,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反“扫荡”斗争的胜利。1942年冬,日军又出动大批兵力,对鲁中解放区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当时我军驻守马鞍山的仅有原鲁中军区二团副团长王凤麟率领的伤病员、守山战士、家属等30余人。11月9日晨,一千多名日军和几百名伪军,凭借飞机大炮和数十倍于我的优势兵力,向马鞍山发起疯狂进攻。激战两天,我军民用八支步枪和40多枚手榴弹及山上的石块、器具,凭悬崖陡壁之险,击退了敌人10余次进攻,毙、伤敌伪军一二百人,终因弹尽粮绝,大部壮烈牺牲,幸存者用绳索从崖顶突围,除一人外,全部以身殉国。1945年,博山县人民政府在马鞍山之阳建立了烈士祠和“气壮山河”纪念碑。后来维修了“守山掩体”、“战斗指挥所”等遗迹,并新建了“马鞍山战斗英雄事迹展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