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方普觉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方普觉寺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山北部的寿安山南麓。

唐贞观(627-649)年间创建,初名“兜率寺”。元延祐七年(1320)扩建,动用役卒万余人,耗银五百万两,至顺二年(1331)完工,改称“昭孝寺”、“洪庆寺”。明宣德、正统(1426-1449)年间又重建,改称“寿安山禅林”,并颁《大藏经》一部,置诸佛殿。成化十八年(1482),在寺前高地建如来宝塔一座,崇祯(1628-1643)年间,改名“永安寺”。

清雍正十二年(1734)重修,赐名“十方普觉寺”。因寺内有元代巨大的铜卧佛,故俗称“卧佛寺”。

寺坐北朝南,由三组平列院落组成。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

卧佛殿内铜卧佛造于元至治元年(1321),用铜五十万斤,长5米余,右手支颐,左臂直伸,后面环立十二尊泥塑佛像,表示释迦牟尼涅槃于娑罗树下,向弟子嘱咐后事的情景,造型浑朴而清致,体现了元代铸造技术和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卧佛殿后有藏经楼五间。东院有斋堂、大禅堂、霁月轩、清凉馆、祖堂。西院为行宫。

寺内亭廊池沼、苍柏翠竹、古木怪石,曲折有致,具有庭园风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