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十大功劳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十大功劳叶 【概况】: 异名 功劳叶(《饮片新参》)。 基源 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阔叶十大功劳、十大功劳或华南十大功劳的叶。十大功劳属全世界约100种,中国约50种。 原植物 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Fort.)Carr.(Berberis bealei Fort.:M.japonica DC.var.bealei Fedde),又各老鼠刺(四川),土黄连(贵州),刺黄芩(陕西)。十大功劳M.fortunei(Lindl.)Fedde,又名狭叶十大功劳、西风竹(福建、江西),黄连(广东)。华南十大功劳M.japonica(Thunb.)DC.,又名土黄柏(广东、福建),土黄连(广东),黄柏刺(福建)。 历史 十大功劳之名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谓“丛生,硬茎直黑,对叶排比,光泽而劲,锯齿如齿,梢端生长须数茎,结子实似鱼子兰。……十大功劳又一种,叶细长,齿短天癥开花成簇,亦似鱼子兰。” 形态 阔叶十大功劳为常绿灌木,高达4m,全体无毛,单数羽状复叶、长25~40cm,有叶柄,小叶7~15,厚革质,侧生小叶无柄,卵形,大小不一,顶生小叶较大,有柄,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每边有2~8刺锯齿,边缘反卷,上面蓝绿色,下面黄绿色。 总状花序直立,长5~10cm,6~9个簇生;花黄褐色。浆果卵形,有白粉,暗蓝黑。(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776页,图1552)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及灌丛中。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 十大功劳余项见“刺黄伯”条。华南十大功劳余项见“大土黄连”条。 中药功劳叶,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药材公司的销售品常为冬青科植物构骨Ilex Cornuta Lindl.的叶。另西藏十大功劳Mahonia calamicaulis Spare et Fisch.的叶在西藏亦功劳叶入药,功效相似。 。【生药】:栽培 宜于凉爽气候,不耐严寒;多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冲积土种植。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于3~4月播种,按行距25cm开沟条播或穴播,每亩用种量约20kg。播后应保持土壤湿润,15天左右即能出苗。齐苗后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注意肥、水管理。 一般培育2~3年,当苗高30~40cm时,可出圃移栽。移栽在春季3~4月进行,按行株距各33cm穴栽,每穴1株。 栽后每年应中耕除草2~3次,用厩肥或粪水追肥1次。 采集 秋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鉴别 ❶ 阔叶十大功劳本品呈卵状椭圆形,先端渐尖,有锐刺,基部心形或近截形而歪斜边缘两侧各具2~8个刺状齿,齿尖向背微弯曲,上表面紫绿色,有光泽,下表面黄绿色。质硬而脆。气微弱,味淡。 ❷ 十大功劳 呈狭披针形,边缘两侧各具6~13个刺状齿。华南十大功劳与阔叶十大功劳类同。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阔叶十大功劳主含小檗碱。 十大功劳含小檗碱、掌叶防己碱(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木兰碱(Magnofloriine)、刺檗碱(Oxyacanthine)、小檗胺(Berbamine)。华南十大功劳的茎含小檗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木兰碱、小檗胺和异粉防己碱[1,2],叶也含异粉防己碱(Isotetrandrine)[3]。 参考文献 [1]药学杂志(日) 1952;72∶773,1957;77∶213,1961;81∶1090 [2]中草药通讯 1970;(1)∶26 [3]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631 。【药理】: ❶ 抗菌作用 小檗碱在体外对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绿色链球菌亦有抑制作用。 异粉防己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最低抑菌浓度为100μg/ml,对实验动物有抗结核作用。掌叶防己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犬小孢子菌的抑制浓度为500μg/ml,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浓度为250μg/ml,在1000μg/ml以上时对抗酸性分枝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乙型链球菌和亚洲甲型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对12种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硫酸盐在体外及体内均有抗阿米巴原虫作用,体外效力相当于依米丁的1/128及汉防己甲素的1/4,体内效力相当于汉防己甲素的1/16。掌叶防己碱的碘化物对路易氏锥虫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毒性 异粉防己碱小鼠ip的LD50160mg/kg,大鼠ipLD50为2700mg/kg,ig为6400mg/kg。掌叶防己碱的硫氰酸盐小鼠iv LD50为0.098mg/10g。 注:小檗碱的其它作用参见“黄连”条。 参考文献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986;121,633,80l 。【药性】:性味 苦,寒。 《中药大辞典》:“苦,凉。” 归经 入肝经。 功效 清热补虚,止咳化痰,补肺益肝肾。 主治 肺痨咳血,骨蒸潮热,头晕耳鸣,腰酸腿软,黄疸型肝炎,目赤肿痛等。 ❶ 《本草再新》:“治虚劳咳嗽。” ” ” ” 根、茎治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传染性肝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外用治眼结膜炎,痈疖肿毒,烧、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十大功劳、朱砂根、岗梅、栀子、淡竹叶、木通、射干、甘草各9g,生石膏12g。水煎2次,约得100ml。每服50ml,成人倍量。 ” 单方应用 ❶ 《江西草药》:“治火牙痛:十大功劳叶9g,水煎顿服,每日1剂,痛甚者服3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