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财政支农周转金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四)财政支农周转金 (四)财政支农周转金财政支农周转金建立于1981年。它是财政支援农业生产的信用资金,有偿低息使用,定期收回,滚动使用。这项改革转变了财政支农资金无偿分配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也推动了财政支农资金向综合调控型、效益经营型转变,对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安徽财政支农周转金经过10多年发展,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到1994年底,全省财政支农周转金基金已达6.4亿元。财政支农周转金主要来源是:各级财政当年预算安排和上年结转的各项支农资金的有偿使用部分;各级财政机动财力安排的各项支农资金的有偿使用部分;其他收入转作周转金基金的部分,农口企业退库资金中作为有偿使用部分;其他用于支农的有偿使用资金。财政支农周转金的使用体现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扶持农村集体组织、乡(镇)村集体企业、其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国营(有)农口企业单位和国营(有)农口事业单位。 ☚ (三)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二、农用信贷资金 ☛ (四)财政支农周转金 (四)财政支农周转金财政支农周转金是国家财政支援农业的信用资金,是预算内支农资金的重要补充。山东省财政支农周转金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截止1990年底,全省累计发放支农周转金28.4亿元,其中用于支持国营农口企事业单位增强服务功能的资金8.5亿元,用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的资金19. 9亿元。这些资金的投入使用,对于山区、湖区、库区、沿海滩涂等区域综合开发, 对于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三)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五)农业发展基金 ☛ (四)财政支农周转金 (四)财政支农周转金建立财政支农周转金是财政对支农资金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不仅增强了财政支农力量,而且引导农口单位参与流通,进入市场,发展产前、产中、产后农村系列化服务,培养了财源,提高了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自治区级的财政支农周转金于1978年建立,截至1995年底共有周转金基金4. 72亿元。全区累计发放支农周转金12. 18亿元,其中用于农口企业单位3.29亿元,农口事业单位3. 67亿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4.52亿元,农口联办企事业单位7 043万元。1980年以来全区财政支农周转金发放情况见表3-2-2。 表 3-2-2 财政支农周转金发放情况
注:1978—1980年无分年发数,全部反映在1980年内;1982年生产建设兵团上划中央直管,原借周转金510万元亦随之上划; 1982国营农口企业发放424万元,扣除上划数510万元后为—88万元; 1992年国营农口企业、农村合作经济发放数剔除了1988—1991年农业综合开发有偿借款,国营农口企业发放数小于剔除数,所以出现负数。 ☚ (三)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五)农业发展基金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