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 自然保护区建设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四) 自然保护区建设 (四) 自然保护区建设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于1963年开始起步。1963年6月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甘肃省狩猎事业管理试行办法》中规定,白水江下游让水河林业区39 833公顷林区为大熊猫、金丝猴的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内禁止狩猎和其他一切人为干扰,这是甘肃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78年5月,该保护区经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扩大到198 488公顷,建立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并成立管理局。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后,甘肃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较快。截止1992年,全省共有国家级、省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28个,见表4-4-3。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除白水江外,1988年又增加了兴隆山、祁连山两大自然保护区),省级保护区23处,县级保护区2处,保护总面积4 144 577公顷,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0.8%。在林业部的支持下,1987年在武威市建立了甘肃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总面积17.1万公顷,重点建设面积1万公顷,野化区面积16.1万公顷。从1988年以来先后从英国引进野马1匹,赛加羚羊10只;从原民主德国引进野马6匹,赛加羚羊2只,从北京动物园调进野马3匹,并在本省捕捉了野驴等部分濒危野生动物。此外,还新建养鹿场4个,全省养殖野生动物总数已达14种1 000余头(只),使野生动物养殖业有了新的发展。 表4-4-3 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各保护区按照依靠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建设保护区的方针,使重点区域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在抢救大熊猫上做了大量工作,并逐步解决因箭竹大批死亡而产生的大熊猫食物不足的问题。安南坝自然保护区的野骆驼,已由保护前的70余峰,发展到现在的200余峰,为保护前的2.9倍。以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分布为主的羚羊,已由原来的800余只,发展到现在的2 000余只,为保护前的2.5倍。 在对珍稀濒危动物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的同时,为了有效利用资源,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88年1月建立甘肃省狩猎场,在肃南康龙寺,肃北哈会哈尔、阿克赛哈尔腾设立狩猎点,从1988年3月至1993年底接待国外狩猎者11批。 ☚ (三) 林区建设 (五) 科技兴林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