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 自然保护区建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 自然保护区建设

(四) 自然保护区建设

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于1963年开始起步。1963年6月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甘肃省狩猎事业管理试行办法》中规定,白水江下游让水河林业区39 833公顷林区为大熊猫、金丝猴的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内禁止狩猎和其他一切人为干扰,这是甘肃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78年5月,该保护区经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扩大到198 488公顷,建立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并成立管理局。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后,甘肃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较快。截止1992年,全省共有国家级、省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28个,见表4-4-3。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除白水江外,1988年又增加了兴隆山、祁连山两大自然保护区),省级保护区23处,县级保护区2处,保护总面积4 144 577公顷,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0.8%。在林业部的支持下,1987年在武威市建立了甘肃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总面积17.1万公顷,重点建设面积1万公顷,野化区面积16.1万公顷。从1988年以来先后从英国引进野马1匹,赛加羚羊10只;从原民主德国引进野马6匹,赛加羚羊2只,从北京动物园调进野马3匹,并在本省捕捉了野驴等部分濒危野生动物。此外,还新建养鹿场4个,全省养殖野生动物总数已达14种1 000余头(只),使野生动物养殖业有了新的发展。

表4-4-3 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序号名 称位 置面积
(公顷)
主要保护对象成立
时间
1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县、武都南部213 751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森林生态系统1978
2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威、张掖、金昌等地
(市)
2 653 000水源涵养林、珍稀动物及其生态系统1988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甘肃省莲花山风景林自然保护区
甘肃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
肃北县盐池湾自然保护区
阿克塞县安南坝自然保护区
阿克塞县大苏干湖自然保护区
阿克塞县小苏干湖自然保护区
玉门市干海子自然保护区
碌曲县尕海自然保护区
景泰县寿鹿山自然保护区
民勤县连古城自然保护区
洮河林业局郭扎沟自然保护区
小陇山头二三滩自然保护区
小陇山麦草沟自然保护区
小陇山黑河自然保护区
平凉市崆峒山自然保护区
文县尖山自然保护区
永登县竹林沟自然保护区
康县龙神沟自然保护区
郭煌市湾胜墩自然保护区
碌曲县则岔自然保护区
漳县贵清山自然保护区
会宁县铁木山自然保护区
高台县黑河流域自然保护区
礼县香山自然保护区
两当县灵官峡自然保护区
榆中县南
临潭、康乐两县交界处
武威市东
肃北县东南
阿无塞县西部
阿克塞县
阿克塞县
玉门市
碌曲县
景泰县
民勤县
卓尼县
徽县两当县交界处
北道区
两当县
平凉市
文县
永登县
康县
敦煌市
碌曲县
漳县
会宁县
高台县
礼县
两当县
33 301
12 551
171 000
428 400
396 000
3 500
850
433
10 800
11 060
19 333
2 687
31 938
3 671
3 495
1 089
10 040
3 361
6 667
33 300
70 479
2 133
749
4 853
11 330
2 973
原始云杉木及其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风景名胜
饲养荒漠濒危珍稀动物等
白唇鹿、野牦牛等高原有蹄类动物生境
野骆驼及其荒漠草原生态系统
鸟类及其栖息环境
鸟类及其栖息环境
鸟类及其栖息环境
鸟类及其栖息环境
青海云杉及其生境
红柳及沙生植物
紫果云杉及其自然生态系统
扭角羚和亚热带湿润森林自然生态系统
栎类次生林
亚热带湿润森林景观类自然生态系统
森林植被和名胜古迹
大熊猫及其生态系统
鸟类及其自然生境
白冠长尾雉及其生境
荒漠有蹄类动物及其生境
高原有蹄类动物、森林及石林景观
森林及生态系统
水源涵养林及其生态系统
候鸟及其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名胜古迹及珍稀动物
白皮松及其生态系统
1988
1983
1987
1982
1982
1982
1982
1982
1982
1980
1982
1982
1982
1982
1982
1982
1990
1984
1985
1992
1992
1992
1992
1992
1992
1992
合 计4 144 577 
注: 1.除3个国家级及永登县竹林沟、康县龙神沟属县级保护区外,其余为省级保护区。2.白水江保护区面积含岷堡沟保护站;祁连山保护区含东大山、 昌岭山、龙首山三个保护站。3.成立时间为批准最高级别保护区时间。
各保护区按照依靠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建设保护区的方针,使重点区域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在抢救大熊猫上做了大量工作,并逐步解决因箭竹大批死亡而产生的大熊猫食物不足的问题。安南坝自然保护区的野骆驼,已由保护前的70余峰,发展到现在的200余峰,为保护前的2.9倍。以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分布为主的羚羊,已由原来的800余只,发展到现在的2 000余只,为保护前的2.5倍。
在对珍稀濒危动物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的同时,为了有效利用资源,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88年1月建立甘肃省狩猎场,在肃南康龙寺,肃北哈会哈尔、阿克赛哈尔腾设立狩猎点,从1988年3月至1993年底接待国外狩猎者11批。
☚ (三) 林区建设   (五) 科技兴林 ☛
000195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