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红苕与气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红苕与气候

(四)红苕与气候

1. 育苗管理。红苕喜温不耐寒,出苗下限温度为16℃左右,对低温反应较敏感。四川春季气温回升不稳定,为了争取季节和防御低温危害, 一般要采用地膜温床育苗,才能满足发芽所需热量。试验表明,殡种前短期高温(温度保持在35—37℃之间)处理,可起到催芽作用;当日温≥-16℃的有效积温达110度时,红苕才能萌芽出土。在苗床较理想的小气候环境里,温度25—29℃,土壤相对湿度80%—90%,可提高发根、萌芽和长苗速度,增加根、芽数,并培育出健壮的苕苗。当苗床温度达34℃时,应揭膜通风降温。移栽前几天要揭膜炼苗,炼苗的适宜温度为20℃左右。
2. 发根分枝结苕期。四川多利用小麦收获后的旱地,于5月中、下旬栽插红苕。此阶段气温、土温(5厘米)已稳定通过22℃和25℃,有利于发根还苗。这个时期需水较多, 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20%—30%,日需水量为每亩1.3—2.1立方米。若水分条件满足,30天可形成块根。而实际情况是: 盆东、盆南初夏雨水较多,能满足红苕发根分枝之需; 盆中、盆西和盆北,处于夏旱少雨阶段,不利红苕块根形成。因此,保墒栽插,实施灌溉,是夏旱区红苕夺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3. 蔓、苕并长期。这段时期因气温高,需水量多,日耗水量可达5.0—5.5立方米/亩,阶段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40%—50%。盆东、盆南高温伏旱严重,不利茎叶生长和块根膨大,特别是遇伏旱严重年份,土壤湿度低于45%以下时,块根受旱不能继续膨大。中高山苕区,气候温凉,热量强度较弱,虽茎叶茂盛,但块根小,要积极采取趋利避害措施。
4. 苕块盛长期。此时期对温度要求不太严格,最适宜的土壤温度(10厘米土层)为22—24℃;耗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30%—35%,每亩日耗水量在2立方米左右。此阶段,全省的气候特点是阴雨寡照突出,秋绵雨重,引起土壤通气恶化,影响块根的正常呼吸和有机物的合成、运转、积累,块根纤维含量增多,淀粉少。因此,在秋绵雨轻的地区,红苕质量好;砂壤苕地沥水力强,土壤较干,红苕品质也好。
5. 垄作栽培,合理密植。垄作,一则可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增强保水保肥能力;二则能加大苕地温度日较差,有利养分积累。采用垄作技术,还可适当增加栽插密度。

☚ (三)玉米与气候   (五)川西北高原自然牧草与气候 ☛
000045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