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计划地大规模开发 (四)有计划地大规模开发1985—1990年经过长期的试验探索,为浅海滩涂的大规模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4年,中共山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大力开发水域,发展水产事业的决定》,以后又提出了建设“海上山东”的口号,把开发浅海滩涂提到战略高度。198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发展水产业“以养为主”的方针,浅海滩涂开发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主要特点: ❶有计划。浅海滩涂开发得到计划、财政、银行、物资等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帮助,开发建设所用的资金、物资、电力等均列入国家计划; ❷规模大。浅海滩涂开发多种增养殖品种,达到相当大的生产规模,形成了社会性生产。到1990年已开发荒滩150万亩,对虾养殖面积曾达到81. 6万亩,总产量5. 6万吨,养殖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1985—1990年,共放流增殖对虾苗64亿多尾,其中南黄海放流40亿尾,回捕对虾10600吨。1990年,扇贝养殖面积4. 27万亩,总产量11.74万吨;海带9.4万亩,产量12.68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扇贝、海带产量分别 占全国总产量的65. 7%和51. 9%; ❸速度快。1985—1990年,全省海水养殖面积增加67.6万亩,产量增加32.1万吨,平均每年增加面积11.3万亩,增加产量5.35万吨,年递增率分别达到18.6%和19. 5%。1985—1988年的4年间,对虾养殖面积增加64.8万亩,产量增加5. 1万吨,平均年增面积16.2万亩,年增产量1.3万吨,年递增率分别为48%和81%。1985—1990年的6年间,扇贝养殖产量增加11.44万吨,滩贝养殖产量增加6.5万吨,年均增产分别为1. 9万吨和1. 1万吨,年递增率分别84%和61.7%。此外,贻贝、鱼类、裙带菜等也得到较快发展;四是综合性。在大规模开发阶段,注意了养殖、增殖生产与苗种生产、冷藏加工、技术服务等配套设施同步建设,综合发展。养殖内部结构得到很大改善,从过去的单一藻(海带)—贝(贻贝)生产发展到鱼、虾、贝、藻、海珍品、养殖、增殖全面发展,并开创了浅海藻贝、藻参间养、套养,滩涂虾鱼、虾贝、虾参混养和立体化生态型养殖的路子。 ☚ (三)以对虾为龙头的多品种增养殖 (四)有计划地大规模开发 ☛
(四)有计划地大规模开发 (四)有计划地大规模开发1985—1990年经过长期的试验探索,为浅海滩涂的大规模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4年,中共山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大力开发水域,发展水产事业的决定》,以后又提出了建设“海上山东”的口号,把开发浅海滩涂提到战略高度。198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发展水产业“以养为主”的方针,浅海滩涂开发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主要特点: ❶有计划。浅海滩涂开发得到计划、财政、银行、物资等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帮助,开发建设所用的资金、物资、电力等均列入国家计划; ❷规模大。浅海滩涂开发多种增养殖品种,达到相当大的生产规模,形成了社会性生产。到1990年已开发荒滩150万亩,对虾养殖面积曾达到81. 6万亩,总产量5. 6万吨,养殖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1985—1990年,共放流增殖对虾苗64亿多尾,其中南黄海放流40亿尾,回捕对虾10600吨。1990年,扇贝养殖面积4. 27万亩,总产量11.74万吨;海带9.4万亩,产量12.68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扇贝、海带产量分别 占全国总产量的65. 7%和51. 9%; ❸速度快。1985—1990年,全省海水养殖面积增加67.6万亩,产量增加32.1万吨,平均每年增加面积11.3万亩,增加产量5.35万吨,年递增率分别达到18.6%和19. 5%。1985—1988年的4年间,对虾养殖面积增加64.8万亩,产量增加5. 1万吨,平均年增面积16.2万亩,年增产量1.3万吨,年递增率分别为48%和81%。1985—1990年的6年间,扇贝养殖产量增加11.44万吨,滩贝养殖产量增加6.5万吨,年均增产分别为1. 9万吨和1. 1万吨,年递增率分别84%和61.7%。此外,贻贝、鱼类、裙带菜等也得到较快发展;四是综合性。在大规模开发阶段,注意了养殖、增殖生产与苗种生产、冷藏加工、技术服务等配套设施同步建设,综合发展。养殖内部结构得到很大改善,从过去的单一藻(海带)—贝(贻贝)生产发展到鱼、虾、贝、藻、海珍品、养殖、增殖全面发展,并开创了浅海藻贝、藻参间养、套养,滩涂虾鱼、虾贝、虾参混养和立体化生态型养殖的路子。 ☚ (四)有计划地大规模开发 二、海岛开发 ☛ 000178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