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成效与问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成效与问题

(四)成效与问题

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第一期完成的开发项目,解决了开发项目区困扰农业发展多年的主要矛盾,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开发项目区新增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为:粮食90.5万吨,平均每年增长3%,高于全省1.7%的增长速度;棉花8万吨,在全省年递减7.8%的情况下,项目区却平均每年增长5.1%;油料4万吨,在全省年递减2.9%的情况下,项目区平均每年增长3.8%;肉类4.3万吨,平均每年增长4.1%,低于全省每年增长12.5%的速度。另外,开发项目区新增淡水鱼0.8万吨、蛋1 50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截止1991年6月底,开发以来累计增产粮食299.75万吨,棉花14.5万吨,油料4.95万吨,肉类5.3万吨,淡水鱼1.08万吨,蛋2 846万公斤。增产的农产品按1990年价格计算,共计增收38.77亿元,连同农产品加工、果品、林木等收入,直接经济效益达到45.43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3.86。
2.生态效益。开发项目区的田间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林木覆盖率平均提高了2个百分点,不少地方已基本形成了农田成方、沟渠成网、排灌结合、沟渠路林桥涵闸配套、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格局。许多沙荒、盐碱、涝洼地变成了林茂粮丰的良田。禹城县北丘、沙河、辛店三个大洼,开发前“盐碱荒地白茫茫,沙丘荒地飞沙扬,低湿涝洼水汪汪”,经过开发治理,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粮棉高产田,沙荒地变成了草木葱茏、粮棉油瓜果菜生产基地,低湿涝洼地变成了农林渔综合发展的生态农业区。
3.社会效益。一是促进了项目区科技兴农和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开发项目区作物良种普及率已达到95%以上,农业增产中科技进步因素占40%,并初步形成了“科物政”、“农科教”三结合的科技开发新机制;二是促进了项目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强化了乡镇一级的服务功能。开发以来,项目区共改建、扩建农技推广站、畜牧兽医站、农机站330个;三是密切了干群关系,广大干部群众从农业开发中看到了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希望,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威望有了提高;四是对推动全省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4.存在的问题。山东省第一期农业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陶城铺、簸箕李、麻湾等几个较大的引黄灌区配套改造项目和较大的单项水利工程所控制的受益项目区还不能完全达到国家验收标准。主要原因: 一是农业开发在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经验,特别是对综合开发、综合治理体会不深;二是农业投资不足,而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各方面、各地区都急需增加投入,致使项目安排过于分散,单项工程偏多;三是这几个重点项目涉及的面积较大,开发资金只能解决一些“卡脖子”的关键问题,大量的田间配套工程无法安排投资;四是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在短短的三年内完全达到综合治理标准有一定困难。

☚ (三)各项建设内容完成情况   四、黄淮海平原开发工作的基本经验与做法 ☛
000178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