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农村科技
海淀农业科技和技术推广在驻区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帮助下,起步早,发展快。从1980年以来,依靠科学技术来发展农村经济已成为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到1995年,农业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60%以上。1995年底全区有农业科技人员1 717名,其中农艺师、畜牧兽医师、工程师以上技术干部220名,每12个农业劳动力中就拥有一个科技人员。为了实施“精品高效”农业计划,成立了14名专家组成的顾问团。
乡镇企业积极引进科技人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1980年到1995年底,引进科技人员1 16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40人,中级职称的365人。通过科技人员的帮助,共开发新项目170个。15年间,全区乡镇企业已培养具有大专学历的1 157人,中专学历的3 608人。新增专业技术人员2 481人。到1995年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13.61%,厂长(经理)持证上岗率达85%以上,财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95%以上。科技人才的引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显著地增加了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如维康牌电子消炎止痛膜产品,1986年获第35届世界博览会“尤利卡”金奖,1987年列入市“星火计划”后,年生产15万袋,获产值48万元,利润24万元。农村乡镇企业新增产值中有61%是靠应用“星火计划”科技成果取得的。